药食不分·小暑斋素
- 2022-07-07 09:48
小暑
小暑之日,温风乃至。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养心安神,以辟苦夏。
散体缓行,神清气和。
《历书》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暑,即炎热之意,就热之中分为大小,以示程度。
小暑三候,其时天气已热,无有凉意,所行之风,皆有温热之感;后五日,迫于炎暑,蟋蟀亦远离旷野,躲于庭院墙角之下以避暑热;再五日,暑气虽盛而阴气渐起,鹰敏感于肃杀之气将至而起杀心,故常于高空翱翔以习飞行捕猎之术。
主食
清暑粥
绿豆25克、大米100克熬粥,文火煮至烂熟。
此粥养阴清热、除烦解暑,可食之以辟苦夏。
玉井饭
白藕切块焯水,新鲜莲子去皮心备用,待米饭半熟时投入其中,继续炊煮,与之同熟。
此饭食之有清淡悠远,闲适自得之意。又白藕、鲜莲与粳米共煮成饭,有和胃健脾、安神养心、清热泻火、益肾涩精之功。
副食
什锦野珍
生菜、黄瓜、青椒、包菜洗净切段,蘑菇切丁,生姜切末。热锅凉油,下生姜、蘑菇炒至干香,再加入豆瓣酱,小火翻炒,炒至至水分收干即可。
生菜、黄瓜、包菜均系清热消暑之品,配以姜、菇、豆酱,亦有开胃化食之功。
毛豆笙
新鲜毛豆剥皮取豆,加少许生姜末、辣椒、新鲜藿香叶,加入适量清水,用石磨研磨成浆或用榨汁机打成浆,再放锅中小火熬制二十分钟,调以适量盐、花椒油后即可食用。
此斋食以鲜毛豆辅以姜藿等如法炮制,清香开胃,别有一番风味;且不失其消暑宽中,润燥利水之益。
酸辣莼菜
鲜莼菜洗净,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出沥干,加姜末、小米辣、芝麻油、生抽、醋调制即可。
莼菜甘寒,清热除烦,解毒消痰,又有厚肠胃、安下焦之效用。
银丹翠衣
西瓜皮去绿皮留白皮,切片,清水浸泡十分钟。取出沥干,再用食盐、白醋、白糖、薄荷叶调和腌制一夜,隔天食用。
此即腌制之西瓜皮,清脆可口,为夏日解暑佐餐之佳品。
荸荠西芹
西芹去叶洗净斜刀切成小段,荸荠去皮后焯水切片备用;起锅热油,放姜末炒出香味后加入荸荠西芹,快速翻炒至两者断生,少许食盐调味,炒匀出锅。
荸荠、西芹,皆益气养阴之品,合而食之,则有清肺热、化痰湿、降血压、利水道之功。
凉拌丝瓜
丝瓜洗净,去皮,切斜片,水焯后撒适量食盐与芝麻油凉拌均匀摆盘。
丝瓜有清热凉血、化痰解暑、通络祛风、利尿消肿之效用。
汤品
云片鲜
选料:冬瓜、生姜、山药、胡萝卜、新鲜玉米、芡实、茶树菇。
药食包:黄芪10克、党参10克、荷叶3克。
芡实提前浸泡八小时,茶树菇提前开水浸泡一小时;冬瓜切薄片,生姜切薄片,新鲜玉米切段,山药去皮,同胡萝卜切滚刀块,以上备用。
锅中烧水,水开后加适量食盐、食用油,同时放入生姜、玉米、芡实、茶树菇、药食包炖煮半小时,之后取出药食包,再放入冬瓜片炖煮半小时即可。
此汤扶正祛邪、补中有泻,诸物合用、平和有道;食之有益气养阴、健脾祛湿、宽肠通利、清热解暑之助。
饮品
三清饮
西瓜皮洗净,去外皮,切成小薄片,与金丝皇菊一同水煮5分钟,然后加入葡萄肉、鲜薄荷叶,并以适量蜂蜜调适饮用。
此饮品有补气养阴、清热解暑之效用。
甜品
竺心
竺念心境转,事随人善缘。
侍花清供
结语
时至小暑,已属初伏前后,其风如热浪袭人,且湿邪亦盛于其间。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故于此间,时人多有中暑之症。
《婴童类萃》云: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热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
故此时节,食宜清淡,清热祛湿;心态平和,戒骄戒躁;规律作息,保养精神;慎避久嗮,以防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