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居士:生活中的观照
- 2023-07-23 11:24
*现代人的修行方式
一般我们谈到观照,往往想到的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屋子里,或是在森林里才能修止观。但是事实上现代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现代人的烦恼相形之下比古代人还要多。要追求解脱,现代人比古代人更不容易。因此,现代人学习佛法可能与古代人在经典所描述的方式,要有一些改变。也就是说,必须在生活的当下去学习佛法,这就是我们要做生活观照的理由。我们就在上班、下班、与人来往中、在家庭里、打电话、走路、说话、穿衣、洗澡等,种种生活细节里来观照,要不然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整天打坐。也许你会问,打坐打禅七重不重要呢?这种禅修的确是很有帮助,但是如果平常没有修行,即使七天关在那,也很难有成就。因为平时累积了一大堆垃圾,而要在七天内就清理乾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的修行要像清洁队一样,每天清运而中间不可有间断休息的时刻。我们这个班为什么叫「研习班」?而不称之为「研讨班」?因为我们的重点不在讨论,而在于练习。这种的练习往后的几堂课,就会在课堂上立即练习,现在只是要求各位回去以后要确实练习。各位目前的功课还满多的,成长团体要做功课,生活观照研习班要做功课,生命日志也要做功课,还有杂阿含经要研读,非常辛苦,但对各位的成长相当的有帮助!(一)色蕴及受蕴的观照*五蕴是一体的多面
我们前一次谈到有关对色蕴的观照,是属于对物质世界及身体的观照,在四念处里较属于身念处的部分,但比身念处的范围较广,包括眼、耳、鼻、舌、身与色、声、香、味、触,五根与五尘的应对,而物质的世界与色蕴的关系同时也牵涉到其他四蕴,因为色蕴和其他四蕴是互动的。我们虽以色蕴的观照为主,但不停留在色蕴,因为色、受、想、行、识的相互关系,有如一体的多个面向,虽只是就单一的面向看,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完整的法尘,不可能将色蕴从整个存在中抽离出来,但是我们在观照时,仍然要对每个面向分别的观照,才能观照得完整。色蕴的观照*观照的三个阶段
我们如果对色蕴经常的观照,透过三个阶段(1专注当下2质疑生疑情3体验实相)不断地练习就会有寂静涅槃的体验,纵然只是一刹那的体验,但是这种松脱放下的体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由和喜悦。*专注当下
一般常谈的四念住(身、受、心、法),属于专注的成份比较多,这种专注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说就是"活在当下"或"活在眼前",不要停留在过去也不要停留在未来,不要停留在想像和猜测,也不要有很多的分析解释,只是活在当下。眼睛看、耳朵听、吃饭喝饮料的时候、□到味道、闻到香味时、各种触觉如:冷、热、松、紧、痛、养等,在感觉中很专注的去知觉它、觉察它。*质疑生疑情
第二阶段就要去质疑,例如当有痛的感觉时,质疑自己痛从哪里来?痛消失时到哪里去?当我们生起一个念头说我很痛时,也问自己真的很痛吗?痛又如何呢?真的那么难受吗?如此不断的质疑慢慢地我们会从感官的世界中升华。
我们一直都很沉迷于感官的世界,要听好听的、吃可口的、闻香的、看美的,喜欢抚摸柔细的、温暖的,不喜欢触摸粗糙的、冰冷的,我们为满足感官的享受于是有所选择分别,对物质的世界及对身体的反应都会有捡择,会将我们所谓的幸福界定在能够有很好的物质环境,感官能享受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以为这样就是幸福,若不是如此就不幸福。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就这么的狭隘,就只有物质世界和感官世界。当我们处在平静的状态时,就觉得无聊,于是往KTV、游乐场找各式各样的消遣和刺激,这样的世界就是活在感官的世界,对这样的感官世界我们要不断的质疑和观照,例如质疑这样地刺激就好吗?这么的刺激就是我须要的吗?这样的感官享受,好看、好听、很香的环境,就是我要的吗?如果这样的环境就是你所要的,那么升天就好了!不必成佛、菩萨、阿罗汉!因为天界的生活,感官就是一直处在满足享受的状态。
当我们不断地在专注中去质疑时,这些个感官的捡择享受是会蜕变的,我们会看到一切法尘不是那么的实在,不是固定不变也不是孤立的。好看的东西是靠不好看的东西因缘和合来促成,美丽的花朵靠臭味的粪肥来培养,粪肥臭气难当,美丽的花朵却香气迷人。漂亮的女人生病开刀时,血流满五脏六腑,美吗?再美丽高贵的人也要排粪尿,一个支撑美丽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丑陋,美丽和丑陋的界限在哪?它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我们却硬要去分割,把不好的遮起来,把好的显现出来,不断地在分割。但是当我们在专注质疑时,问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时,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的缘起。这时我们体验到法尘不是固定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不断地抽丝剥茧和分解剖析,将会发现什么也没有,没有实体的,物质的世界全是如此,没有一样物质可以不被分解,连金钢钻分解的结果也只是碳原子,碳原子也可再分解,最后就只是能量,能量回过头来又形成各种物质。所以能量也没有一个实体,所有的法尘都是没有实体,没有固定的存在。*体验实相
当我们不断地质疑时,对空性、缘起就会愈来愈彻底的了解,这时我们就慢慢进入第三阶段。这阶段就不单只是物质的世界,已从色、受、想、行而进入识,眼见色生眼识而可感知外在的世界,我们的眼球、外界的光线、物体等都是物质的,可是在这当中却有个感觉、感知在里面,好像有个能够看、能够观照的某种东西在体内。这时要进一步进入第三阶段,要体验看的本身、能看的及所看的都是缘起,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孤立的。没有一个能看的我,也没有一个所看的对象--色,进入第三阶段以后的那种不被拘束的自由,是愈来愈明显,这时有人形容是「万法合一」,有人形容为「空」、「解脱」或「无我」,但是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以中观来说叫做「无自性见」或「毕竟空」,但是所有的解释毕竟都是文字,重点还是要自己去体验,体验这些对「解脱」的解释,它所表现在我们实际生活和生命的就是对于物质世界不再黏着于感官,那么如果不再黏着于感官,不就是麻木了吗?不是的!他是带一种欣赏的特质,能单纯到连喝口水都感到美好!在没有黏着的时候就回到一种空的、自由的、丰富的、当下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寂灭。在这物质寂灭的时候,没有实体、没有分割、没有固定、没有我、没有我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或是我的,身体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房子和车子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这就是从物质世界得到解脱,也就是从色蕴的面向观察。受蕴的观照*受蕴的内容
受蕴是一种好的和不好的感觉,基本上就是这二种感觉,但是这二种感觉是心理上的「感觉」而不是生理上的「感知」,例如我们认为他很丑,「很丑」是一种解释,是一种思想。但是生理的感知是一种舒服或不舒服的感知,它不是一种思想,而是有实质的东西在进出,例如身体有疼痛就是不舒服,肌肉放松了、环境的声音安静下来了就是舒服。
心理上好与不好的感觉是会演变为情绪的,不好的感觉演变成恐惧、忧虑、懊恼、伤心、绝望、嫉妒、仇恨等的情绪,这种不好的感觉对外的表现是抗拒,对内的表现是否定,例如有人说「我不想活了」,虽然和思想有牵连,但基本上都是从感觉里出来的。好的感觉如:自由、平静、喜悦、轻松、温柔等,如再建构上去就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等的感情问题,如此牵连就更更深更复杂了。
人类有爱与被爱的本能,也就是说好的东西他就喜欢,喜欢就会爱,爱了就有执取。都是从感觉变成情绪,情绪再变成感情。例如男女在一起,日久生情,发展成为感情关键就在第一眼有「好的感觉」,若没有,以后就很难来电!例如长相要帅要漂亮,若不帅不漂亮就很难来电了。开始时虽是以物质的做为基础,但是最后就回到一种心理的感觉,这种感觉大家都把它看成很神秘,但是今天我们要把它瓦解,使它露出真面目,使它不罗曼蒂克!*专注地看着感觉
有人或许会问,佛法这么理性,那么有智慧,是不是就会把世间的情给否定了呢?不会的!我们今天所要瓦解的是那分「执取」。首先要活在当下,专注地让感觉出来,不要排斥,不要懊恼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我怎么这么贪!我怎么可以喜欢女孩子!我怎么可以喜欢男孩子!我怎么可以动这种邪念!这些懊恼都不要去理会,只要看着自己的感觉,慢慢地这感觉就会沉淀,最后会发现,原来最神圣的和最卑劣的感觉都存在我们的内心里,圣洁和污秽一直都在一起的,无法被分割的,若不可被分割那该怎么办?不要去理会它,不去批判、解释、分析,就只是看着它,慢慢的愈看就会愈清楚,活在当下!不论是悲伤、喜悦、得意、沮丧都看着它,看着它就会产生蜕变,慢慢的内在里没有扭曲,没有遮掩。悲伤时就看着悲伤,或许你会问悲伤时已经够悲伤的,怎么还有可能看着悲伤呢?奇怪的是就是可能,若不相信的话,下次悲伤时试着看着它,你会办到的!
对于情感的观照,第一个步骤是看着它,第二个步骤是质疑。对于情感的质疑似乎是相当煞风景的事,但是如果不质疑的话,就没有真正的爱和慈悲。我们很喜欢某某人,那是因为她温柔体贴,她做事能干,因为她笑的样子很像我妈妈,看到她就想起我的老师等等,但是当那种喜爱随着因缘而改变时,我们就会变得不喜欢了!不爱了!而被爱的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我还是我怎么会不爱我了呢?因为我有权不爱你,因为爱是有条件的,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我们要质疑。
她真的那么美吗?美丽的笑容真的那么迷人吗?真的让我神魂颠倒吗?真的吗?真的吗?她就是我一生梦寐以求的对象吗?去问问自己,若不经一番的质疑,一番的觉醒,哪一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痛苦!我们这样的质疑,和另一种修行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学传统佛教的行者,对一些事采压制的方式,不可碰,不可想,认为情欲的东西都是邪念,是障道法,避之惟恐不及,但是我们对情欲的看法只是质疑而不否定,否定只是脑袋里生出一些想法套在上面,于是就认为它不好!我不要!其实心里认为很好很想要。由于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觉得学佛实在太辛苦了,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也不可以做,最后乾脆就放弃学佛了。佛法教我们的是一种觉醒的心,要我们观察我们所沉迷的对象真的那么好吗?厌恶的对象真的那么坏吗?真的受不了吗?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我一定要和他分手!离婚!我一定永远不要再见到他?真的那样绝情吗?要回头再问问自己,再去观察。
由观察当中我们会发现到比较丰富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一种脑筋的思考,我们的观察只是观察而没有批判、解释、分析,这种第一阶段的活在当下,到第二阶段的质疑,其基础是在观察当中质疑,在质疑当中观察,并不是质疑完就没事,质疑的目的是为了要有更深入的观察,就好比直升机的螺旋翼,当它一直在旋转时就能不坠落,一旦机翼在空中停止旋转,整个机体就立刻坠落。相同地当专注的观照没有质疑时,很可能就此陷进去。当我们不断地质疑,只要内心有疑情,常常问自己真的吗?是吗?
那又怎样?常常问自己就比较不容易沉陷,要不然我们一点觉醒的力量都没有,怎么可能有更深入体验。观照和质疑其实是同一件事,但我们为什么强调质疑?因为一般人的观照是抓着来观照,也就是这样把观照都捏死了!必须放开后再来看,去看觉受、看感情。当我们一有平静的感觉,就认为我的修行所要得到的就是这种平静,于是说「好好喔!我要!」然后就这样掉了进去,像这样的感受都不要,只是观察、质疑、观察、质疑。*体验实相
质疑的结果是自由、清凉,没有渴望维持、渴求再发生等。当缘起展现一种平静时,那就是平静,当缘起展现一种混乱时就是混乱,没有渴求,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对象是我们可以支配的。自我的支配欲--我执,在观照质疑中会慢慢淡化。
人类对各种事物的黏着以感情的黏着最深刻,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须要,去爱一个人固然很好,因为这是一种欣赏、一种美,但人也有被爱的须要,被肯定的须要,这就是为什么男女朋或夫妻分手时会那么的痛苦,因为分手代表互相否定。当两人在一起为什么会带有那么高的喜悦?因为他(她)不再孤独,终于有一个人全心全意来爱我了!虽然他(她)自己意识不到,可是当承诺发生时,他(她)觉得太满足了!至于结果如何就没想那么多了。人有爱和被爱的须求,但我们要质疑这爱和被爱的须求。如果我们的爱是建立在条件上,被爱是建立在依赖上,则是没办法自由和解脱的。
所以当经过第二阶段质疑之后,慢慢内心就会愈来愈松脱,对外在的渴望、渴求,对心灵感受的追求,就会愈来愈淡化,不追求平静也不追求混乱,不追求美的感受,也不追求不美的感受,只是回到真实的、当下的,很清醒的活着而已。对物质世界抱着一种奇妙的、欣赏的态度,寂静的看着,对感情的感触也是如此。当有条件的、依赖的内在都消除,就回到真正的爱和真正的慈悲。我们对万事万物美好的感受,很自然地从内在出来,因为没有对立所以和谐,就是如此单纯,没有条件的,纯粹是对人的欣赏,这种的欣赏是内在提升的结果,是属于很高层次的部分,也就是当我有一个「好的感觉」就只是一个感觉,没有我也没有感觉的实体,只是让感觉发生,所以在感觉当中、情绪当中、感情当中就自由了,这就是受蕴的观照。
(二)想蕴的观照想蕴的内容※想蕴是自主的也是不自主的
想蕴在五蕴里是相当重要且核心的部分,历代祖师大德对佛法的注解,想蕴的部分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在修行的过程中想蕴的观察和了解也花了很大的工夫。想蕴就是一般所谓的思考、思想、念头等,而念头又可分两部分,属于动机的部分是行蕴,另一种是想蕴的部分。若由心理的过程来分析,当六根与六尘接触产生六识,在触的当下俱生受、想、思,受即受蕴,想即想蕴,思即行蕴。当根境和合时,即产生情绪的感受、感情、思想、行动,也就是身心的反应运作立刻出现,此身心的运作好比电脑的机器一样,不断的反覆运作,是自动的运作。尤其是想蕴,当我们没有接触境界时,想蕴还是不停的运作,包括我们在睡眠时的梦都是想蕴。想蕴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当我们接触外境时会思考,思考包括分析、归纳、推理,种种理性作用的部,也包括记忆的部分,大脑会储存记忆,因此当思考时会产生联想,也就是把过去的记忆呼唤回来,最后就下判断和结论,结论下好后之就根据这结论下达指令,开始产生行动。※想蕴的陷阱--所知障
想蕴在人类的身心世界里是属于相当复杂的部分,要观察它非常的不容易,一般学佛的人很容易踏入想蕴的陷阱内。学佛的人在佛教里吸收了很多的知识和观念之后,都将它储存到想蕴里变成记忆和知识,但却无法对这些记忆和知识加以活用,于是这些学佛以后所得知识都变成了所知障,知道的愈多障碍愈多,譬如说:当这些知识经过推理分析以后,自己产生一套的见解,用这个见解去观察他人,而不是观察自己,然后就对他人下判断说:「你这人没修行」「你这个戒律没守」「你的知见不合乎中观」「不合乎禅观」「你这有执着」「你这是我执、那是法执」等等,这种知识都很丰富,却都在观察他人,就是没有在观察自己,这是其中的一种盲点,另外一种盲点是虽然在自我观察、自我反省,但是运用不得当,开始观察时就将一些佛教的名词套在自己的身上,碰上问题时不去思考它的原因,不去面对现实,就直接将佛教的知识搬过来用,于是说「我业障深重」「娑婆世界就是苦海」「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稍微有点境界就说我开悟了!就是很容易将一些境界、佛教的知识套上去,稍微有一点禅定就以为是解脱了,这些现象很普遍,却都是「所知障」。※思考不是观察
想蕴另一种很难脱离的陷阱是我们很容易将思考和观察混淆,也就是还未看清楚事实之前,我们就已经下结论了,这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是无常的,色是无我的、受想行识是无我的,色是空的、受想行识是空的,这样想一遍以后就以为懂了,可是事实上并没有懂,这些都是结论,都还是停留在知识的范围,虽然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在心里默念无常,可是你与这件事的无常并没有结合、没有相应,看归看,可是心里那一对眼睛却没有睁开来,而只是将无常、无我套在上面,所以表面上你是在观察,可是那个观察不是观察,只是将结论复诵一遍、将结论贴在上面而已,这并不叫观察。真正的观察就有如喝一杯水时,喝一口后杯子的剩一半,再喝一口,杯子的水空了,从开始到结束都观察到,水的从「有」到「无」整个过程全看见,此时虽然无下结论说这是无常的,但是心里已经观察到一个无常的完整的事实,所以这时的思想和观察就是分离开来了。※概念只是抽象的表达
思想在什么时候有用?当我们整个过程已经观察清楚以后,要表达出来时,我们就说杯子的水是无常的,就用这样的观念来表达,可是表达给别人听时,对方所感受到的是整个过程吗?不是!对方只是接收到一个抽象的观念而已。这就是思想最大的问题所在。思想的特质是什么?它是抽象的被抽离出来的,例如当我们还很小时,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但是慢慢长大后,知道凡是有口、有眼,会说话会思考会行动的生命体就是「人」,「人」是一个「概念」,是从具体的、不同的现象中抽出共同的特性来叫「人」,这「人」是有别于猪、狗、猫、熊、狮、虎,乃至植物、矿物,以后我们只要用到「人」这字眼时,人的共同特性立即浮现在脑海里,思想的用处就在此。但它对我们的观察并没有帮助,概念的东西对观察没有办法有帮助。当你有这些结论的概念时,你的观察就受限了。※想蕴的三个层次
一、概念(底层):所有想蕴建构的基础都是从概念出发,概念是从不同的个体抽取共同的特质,这是「人」、这是「生物」、这是「地球」、这是「我」、这是「你」等等,用种种不同的概念对事物做一简单的区分,但因人类经验的不同,每人区分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又因时空的差别,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思想概念就不同,古代的人没有电脑,所有与电脑有关的名词、设备都没有,因此与电脑有关的概念古今的差别是截然不同。又例如古代人与大自然接触频繁,狩猎与种田都是利用大自然,对生活周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是了若指掌,他们的概念与现代都市小孩也必然是不同。这些都是底层的想蕴,是接触外界后随即概念化的想蕴。二、观念(中层):当事物概念化之后,我们根据对自身有利或有害、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则,建构出中层的想蕴--观念的世界。我们会有一些观点出现,例如开始有好人坏人的区分,做好事的就是好人,做坏事的就是坏人,再一进步有价值观出现,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百善孝为先」「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观念,而且有一些是影响我们很深的观念,如:人要做有出息的人、人必须很能干、要有才能、要出人头地、不可以被人看不起、人要活得有尊严、要活得有价值、到每一地方都要受人欢迎、如果有人说一句让我很难过的话那就是我的错、我们认为所有犯错的人受到惩罚是应该的等等,我们一直都有这些观念,其他例如:认为每一样事情都要有一个标准答案,有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我们也会认为如果没有得到一最安全最好的保障,那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认为若对未来没有一个很好的计划,一定会将事情搞得一团糟,所以每一件事的处理都是步步为营;我们会认为对没有办法控制的事将会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状况;对未知未发生的事,如果有危险就应该提心吊胆,随时随地都要去担心它;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包括学佛就是为了要成佛、开悟、证果、解脱;如果拜佛、念佛就会很有功德等等,这些都是在想蕴的中层里。这种价值观的想蕴一直都占据我们整个的心,占据我们整个思想,这比底层的看到什么就给它一个名称、一个概念要来得更复杂。三、妄念(表层):妄念是根据底层的概念和中层的价值观所发展出的一种应对的念头,例如:「今天天气很好」这并不涉及价值观,但是它不断会对事情有一些描述,这念头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载浮载沉。例如:打坐时会发现一种飘忽不定的东西,就是表层的想蕴。这种想蕴是忽然之间想到哪件事,然后又忽然想到另外一件事,总是有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想蕴,总是有一些想法一直会出来,东想西想、胡思乱想,这就是表层的想蕴。想蕴的观照※表层的观照
表层的想蕴我们利用禅定;活在当下;或专注在佛号;或数息观;那么妄念就会渐渐的消失淡化。妄念有如猴子,东抓西抓,蹦蹦跳跳,心猿意马,当不理会它时,它就消失不见了。但表层的想蕴(妄念)是由中层(观念)及底层(概念)来支援,也就是说,如果你担心一定就会胡思乱想,如果害怕就一定会胡思乱想,如果想要一个东西,也会一直在想。※中层的观照
中层想蕴的处理,就是看清楚它,瓦解它,观照它,用质疑的方法去瓦解。例如:人一定要很能干,很受欢迎,是这样吗?一定是这样吗?如果有一个人不喜欢我,难道这是就世界末日了吗?难道是这样吗?这是真的吗?就这样的去问自己,然后去观察,结果会发现不是和所想的那么糟,人和人相处都是缘份的关系,有些人喜欢我,有些人不喜欢我,不一定是我的错,也不一定是他的错,只是缘不好,也可能是我做了哪件事让他讨厌,就只是这样而已。喜欢的会变成讨厌,讨厌的也会变喜欢。爱的会变成恨,恨的也会变成爱,这都是有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固定的观念并不是很正确,须要不断的去质疑,中层的想蕴才会慢慢的瓦解,也就因此心胸会愈来愈开扩,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会在一个模式中打转,说一定要如何如何才可以,一定要怎样的工作、婚姻,一定要怎的老婆,不会在模式中跳脱不开,于是就会活得很灵活。不会一直想要去支配他人,不会认为一定要得到什么东西才会快乐,这些个观念都会被瓦解,这时就很轻松自在,虽然不是很努力的在修定,表层表飘忽不定的想蕴,也会愈来愈少,因为你不须要那些东西,你不须要刻意的保有和维护一样东西,那种自我防卫机构会被瓦解。你会发现真爱是什么,真爱只是没有条件的关心,只是这样!而不是一种占有、一种要求,这是很美的一种人际关系,彼此不是互相牵绊,没有一种模式套在彼此的关系,因此觉得很宽阔很自由,这一层次的执取不断的破除,智慧就会能源源而生。※底层的观照
松脱了中层想蕴的执取,最后我们还会面临一底层的结构,也就是在我们的概念中,每一样东西都是实在的,动物是动物,花是花,草是草,都是一个个分割地存在着,最后我们还是感觉有一很实在的时间和空间,很实在的物质,实在的心,这心可知觉万物的,不论我们历经什么样的改变,这个心都一直在那儿,来觉知一切,我们就以为心是很实在的东西,这心我们将它当成有「我」的实体,这个身体就是「我」也是「我的」身体,有一种「我」的感觉,有对立就有一个「你」或「他」,这些都是很实在的概念,很难摧毁。摧毁这些概念不但要质疑,而且要在禅定中去观照,才有办法看清楚。例如要确定这房间内是否有猫?唯一的办法就是搜遍房间内的每一个角落,从头到尾看清楚才能确定,才会相信没有猫。所以要观察到一切法尘没有实体,没有我。就是要看清楚,这一切都是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身心不断的运作,除了这些以外没有一种法尘是固定实在的,这样的观察才能真正将「我执」「我见」破除。体验实相
想蕴是体验实相一个很大的障碍,它不断的黏在身心里,不断的下判断,当我们在看东西时随即说「我在看你」「我在看人」「这个女孩很漂亮」,思想观念立刻投射进入观照,要怎样能不投射呢?首先,将表层的东西(妄念)淡化,也就是进入定,让思想暂停。其次,让价值观判断如:很美、很丑、很好、很坏等的观念都暂,最后回到一种很素朴的,一种的存在,这种存在只是一种相依相待的缘起互动。如:「我在这里看着你」这当中就是一个完整的缘起,只是这样,没有一个真正「我」的心,它只是身心自然的运作。底层的思想概念要破到底,是要比较深的智慧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中观要破的就是这最底层的思想概念。心理学只能破中层的观念执取,但中观中层、底层一起破。表层的妄念只要修定就自然会减少。但若中层底层一旦破除,表层自然就乾净,不受污染。此时的身心对中层底层观念思想的来来去去,只是像一个处理器而,里面没有执取,没有黏着依附,思想已不对身心构成困扰。或许有人会问,底层一破除是否就不知道对方是「人」?不是!只是没有黏着,没有一个固定的角度来看事情,不会认为这是实在的东西,不会将它「当真」。虽然口中说这是「我」,但内心并不陷入「我」,那就是自由的、觉醒的,虽然身心仍在运作,但是却是自由的。
想蕴的观照是五蕴中困难度最高的,因为人往往是当一件事发生后,就不断地分析解释,而这些分析解释不是落入中层就是落入底层,都是黏在上面,看不见事实的真相,譬如说,当你对我笑一笑时,我马上反应解释说你对我有好感,但不一定就是如此,我们却从来不质疑!你看我一眼!我就认为你是对我不满,尤其是流氓太保那种心态就是看人「不顺眼」。夫妻之间互动不良时,也是如此!他(她)一固动作,太太(先生)立即解释成你就是这样这样!每次都是这样!于是罪名就这样被加上去,这些罪名实在是莫须有的,我们没有自我观照时是看不见的,就这样掉进想蕴的执迷中出不来,以为真的就是这样。跳脱想蕴迷阵的方法就是先自我观察,质疑是吗?是吗?真的吗?真的吗?于是才会出来。回到没有任何的判断分析,就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这才是实相,但是人很少能够超越这个层次,回到一种纯然的存在,就好像一朵花,一棵树,它只是展现自己而已。人就是没法「就只是展现自己」,没办法让缘起就当下去展现,一定要去□加作料「啊!这好棒」「啊!我好难过」「啊!这好可怕」「啊!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们一定一直在□加作料,结果心就跟着忐忑不安,没有自由轻松,情绪就跟着起伏,想蕴即使只有一丝毫的黏着,就能引起内心很的波动,如果一个人能看穿这一点的话,他就有很深的般若,其他的色、受、行、识蕴,就有能力去解开。
人们一切执着的核心就在想蕴,最难处理的就是想蕴,一不小心就陷入想蕴,我们为什么会脾气不好,为什么会那么忧伤,一个情境只是一个情境而已。大自然的变化、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那么自然的现象,一片树叶掉下来,一朵花枯萎了就可以引起我们很深的哀伤,因为它让我们产生很多的联想,看到一弯明月,就开始思乡,想起母亲,想起青梅竹马的伴侣,那联想是那么的丰富,将这情景写成文章作成诗,但这都不是本来真面目,或许你会问那不是太没趣,太不浪漫了吗?太没感情了吗?不是的!佛法的感情并不是这样的,不是那么容易就陷进去,而是触对境界时,就只有关怀、悲悯,一种很奇妙的喜悦,就是样而已。看到一朵花有奇妙的喜悦:「好美啊!」没有占有,就仅止于「好美」。或许你又会问,那么的单纯不是很单调吗?不会的!一个人抛弃想蕴的执着时是活得更丰富,更宽阔。当我们进入思想时,展现就受限了,心智就窄化了。补充说明※观照三阶段可再细分为五阶段
上周所探讨的观照三阶段,或许粗略了些,因此我们可在专注当下之前加上思维观察,也就是当我们在专注之前要刻意动用思想来观察,如此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专注当下,而专注当下又可分为表层当下的专注和里层当下的观照。数息、念佛都是属于表层专注的部分,只是活在当下的一部分,但是除表层当下的专注,还要再进入里层当下的观照,如此才能更深入去质疑而生疑情。因此,观照三阶段可再细分为:1.思维观察。2.表层当下的专注。3.里层当下的观照。4.质疑生疑情。5.体验实相。
※五阶的观照互有包含
五蕴观照的五个阶段的区分是没有绝对性的,而是互相包含,例如:第四阶段的质疑追问,可以包括第一阶段的思维观察。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则可随情况有所不同的着重点。第四阶段质疑的很清楚时,第三阶段的观照就已经很明朗的一片。所以与其说是阶段,不如说是一种灵活的运用,但是在运用时,可能开始时是侧重思维,例如:还搞不清什么叫「缘起」时,就不知道怎样观察起,这时就须要侧重思维。还有当我们心定不下来,这时就不须观察,只须侧重表层当下的专注,先将心静下来。因此虽互有包含,但是阶段还是存在。(三)行蕴及识蕴的观照
※行蕴是理性也是非理性
行蕴与识蕴的内容较单纯,但人对此二蕴的执着却是很深。行蕴是一种愿望、希望、动机、想要,没有理由的就是要,例如:小孩哭哭闹闹的就是要他想要的东西,是非理性的「要」,这就是行蕴。十二因缘里的「无明」缘「行」,行来自无明,但是若对行的本质继续去探讨,会发现在大自然里它是改变自我、改变环境的一个动力。它是一种反应,没有这种反应的话就和死人一样,例如冷了不知道穿衣服,热了不知道吹电扇等没有知觉的反应。行也可与环境有很好很灵活的互动,这是行很好的一个功能,于是我们可将「行」区分为非理性的希望和透过合理而自然的希望。它们到底又是如何的区分?非理性的希望有如建造在沙滩上的城堡,它是建立在自性见、执取、实在感上,它对这世间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是误认的,有了这样的基础,所发展出来的认知与愿望都是有偏差的。第一个偏差是它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实在感,它所有的行为都是要维护自我的存在。第二个偏差是自我的所有愿望是要被满足的,如果不被满足那就是很不幸,如果满足了就叫幸福,它就是有这种思想,想蕴里有这种偏差和污染就造成行蕴的偏执。※行蕴的造作有如「饮鸠止渴」
偏执的行蕴对空间的感受是实在的,它觉得这一切的空间物质和他内心里的预设想法是不一样,所以它要去改变,而这改变又涉及时间感,现在不好但我以后要让它变好,过去不好,现在不好,但以后要好,就落入时间空间的实在感,落入一种有「我」、「我的」的预设思想。这样造作的行为或动机都是苦,求不得是苦,得到了还是苦,因为得到了又会发展另外一种需求,所以有如「饮鸠止渴」,一个行为会牵动另外一个行为,永远不停地在挣扎。在西洋有一个人叫「尤里西斯」,他推着一个大石头从山下推到山顶,当他在喘口气休息时,大石头却从山顶滚下山,于是他又从山下开始推石头,这种行为是相当盲目的。一个人维护自我,追求我要的东西,这是「我的」,认为有实在的「时间」「空间」,想要将一个东西改变成另外一个东西,这就和「尤里西斯」是一样的盲目,所以有人认为「无明」就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行」中没有「我」
经过般若智慧或中观、禅的智慧之后,是不是所有的行动都停止了呢?不是!那些能量、行动并没有停止,只是被看见了,看见了以后就消除自我的实在感,外在的一切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我的」,时间没有实在感,空间也没有实感,所有物质的、感官的、内心的都没有实在感,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只有活动而已,活动而没有自我,走路而没有自我,走路是「行」,是物质的形象,它有一个思想知道那地方是哪里,这个都知道,而且付诸行动,但是这当中都没有分割,譬如说没有一个自我在走路,没有在时间当中走路,没有在空间当中走路,所以禅宗讲「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里面的玄机就是抛开任何的立场和执取时,这一切就只是当下的展现而已,走路就只是走路,而走路又不是走路,说话、工作、吃饭、喝茶、行住坐卧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一样的展现。我们做身念住时,观察身体的动作时,内在意识的推动和外在身体的动作,同样都是空,都是幻化的,都是没有办法被分割的,这就是「行」中没有「我」。当有执取时就是苦,当没有执取时它就没有苦,这之间的关键就是要观照,要参究,要有疑情,要明白我想要的真的要得到吗?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东西吗?要这样去问自己,我真的没有他不可以吗?我那么希望拥有这个东西!这「希望」是什么东西?那么希望将自己变得更好,那「更好」又是什么东西?什么叫做更好?要去探究、要去看,如果看不透就永远只是从一个东西要成为另外一个东西,永远不停的在挣扎,这就是「行蕴」是世间的「行蕴」。※「识」是「我」吗?
识是最深层的内在,我们所有的色、受、想、行都是可以被觉知和感触的对象,这些能够观察感触的东西,都是有一个「心」或是「识」在观照。那么心和识是不是实在的呢?很多外道或修禅定的人,不知不觉会将「识」当成一很实体的东西,能看能听,能知能觉,以为这就是一个实在的「我」,有这样的误认。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六根对六境所产生的意识而已。离开六根和六境,意识是没有办法存在的,它是在依存关系中存在的,我们只是活在一个整体当中,没有任何的色、受、想、行是可以离开识的,识也不能离开色、受、想、行,它是整体的存在,没有办法被分割。识本身随着六根六境的变化,它所展现的样子也会不一样,没有一种可抽象出来可称之为纯粹的意识的东西,例如当没有知觉的时候就没有意识了,意识只是知觉的转换而已。六根对六尘是物质的,所产生的识是精神的,精神的识是没有实体的,是最难破除的。一般学禅定的人很容易将这识当成是最后的、宇宙的、内心深处的根据地,不论这世间是如何的变化,彷佛有个「我」不断的在观察,有个观察者,有个明白一切都是空的「识」,以为什么都可以被破除,就是「心」不可以被破,有些人将这「心」或「识」称之为「真心」或「真我」,可是并不是这样的,除了整体的缘起空性以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这些「我」的存在只是存在感觉中,只是一种感觉,如果没有任何的添加,就没有所谓的「我」在观察,这件事只有观察、只有整体、只有被发现、只有这样的整个呈现出来。「行」和「识」蕴其实不是很复杂的,那觉知的识和行蕴一样有染着的,以为这里面有一个自我为中心可觉知的「真心」、「真我」,那就是一种黏着。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就须看清这一切都是缘起,知道里面没有我,没有观察者,没有能看能听的一个实体,没有一个能理解、能想、能感受的实体,只是缘起互动而已,如果能办到就得以进化了。※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里有「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到底要如何的照见?这一切现象是那么的复杂,要如何观察起?古时候的禅宗或是修止观的祖师大德就发展出一些方法,例如念「阿弥陀佛」「哺都」「嗡吗咩悲咪□」或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看到字的流动性,看到它的变化性,心一念就不是刚才的字,一出来就开始转换,一念就没有了,一刹那就没有了,有如电灯的开关一开就有,一关就没了。它是一种流动的过程,这里面没有一个实体,每一个音声当中都包括一些思想、念头、觉知、觉受在里面,也就是说,这一简单的字词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当我们念「阿」就是当下的整体。如果我们将这「阿」孤立出来,认为它是一个声音,那是我们这样认为,那个能念「阿」的人被孤立出来叫做「我」,这也是一种分割,将那「阿弥陀佛」认为是什么....、什么.....、什么.....的,这只是一个想,我念「阿」是在「做一件事」,是一种「行为」,是一个「念头」,那就落入「行蕴」,所以一个「阿」字就有色受想行识在里面。
要观察广泛而难观的一切法,就要从这简单的字词「阿弥陀佛」、「嗡吗咩悲咪□」「摩诃般若波罗蜜」、「哺都」里去观察,也就是去感受它的当下,感受它的整体,感受它的没有实体,感受它的流动,最后你会发现那实在是太奇妙了!不但「阿弥陀佛」很奇妙,一切法也很奇妙,喝口水也都很奇妙。从口未张开到水吞到胃里,都是缘生缘灭的,与念「阿」时的缘生缘灭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缘比较长,就好比一栋房子可能要几十年才改建,时间是比较长,而有些缘的时间比较短,是一闪即逝。一个娑婆世界可能要经过几亿年的光阴,闪电时只是一个闪光、一个霹雳声,时间有长有短,但是它的结构和本质是一样。我们看是看什么?我们不是看外相,不是研究「阿」和「弥」有什么不一样,「弥」和「陀」有什么不一样,不是研究现象的差别,而是在「阿」「弥」「陀」「佛」当中看到内在的普遍性,去体验空性,这就是我们禅修的方法,也是观照五蕴的方法。我们观照五蕴的目的不是在分析归纳,研究它们的差别,那是世间法的作为。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其方向就是要将五蕴放入三法印里去观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要将这三个法印融入五蕴,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五蕴皆空,于是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字或句来把五蕴呈现出来,不是只在那儿哼哼唱唱而已,是去观照空性,去照见五蕴皆空。问与答问:若是念「阿弥陀佛」会联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该怎么辨?答:除了音声方法之外,可用观呼□的空性,「吸--」整个吸的过程是流动变化的,里面是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的流动变化意味呼吸就呈现它的整体性,但也不是说呼吸就可代表一切,而是呼吸可以呈现当下的缘起,在「呼」和「吸」当中就观照到,「呼吸的人」和「呼吸」是一样的不可分割,没有实体、没有呼吸的人,最后连呼吸都没有,呼吸都没是什么?就是「空」!这种「空」是超越的「无」,这种「无」好比世俗谛所谓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可是从太阳的角度来看,则地球是绕着太阳转。所以我们站在超越的角度来看时,一切都是空性。可是站在现象界的角度来谈,就有这是呼吸、这是头、这是手,从空性的角度来看就没有头、手、呼吸,没有实体的。到目前为止都是以思考的方式来趋入这空性的体会,这是不够的,一定要确实地去实行。问:如何藉由「阿弥陀佛」或「哺都」来感受空性,是不是就是指很专注地在念?答:要将心打开来,变成很敏锐,让「阿弥陀佛」呈现它本来真实的面貌。问:在体验空性时,例如走路时就只是专注的走路,是不是不要有任何与空有关
的心思意念?
答:当你在行禅或打坐时,就是要将范围缩到很小的部分,如果你观照到一个法空,你也就同时知道其他任何的法都是空,如果我们能在一点上突破,其他点也就知道是空了。问:在专注当中是否可以有内在语言,提醒自己我现在在做什么、在感受什么,
例如:吃饭时说「我在咀嚼」「我在吞咽」?答:这是方法之一,但是今天我们所谈的方法更直接更单纯,就只是「阿弥陀佛」或「哺都」,就是看住「哺都」,看到「哺都」本来的真面目,如果能看到,那么其它的观呼吸、走路的本来面目,也就有能力同时看见,至于看不看得见,就要看你活在当下的定力是不是很强,如果很强就能看得见。如果连这最单纯的方法都无法照见五蕴皆空,那么其他方法就很难说了。定点突破就是藉助一单纯的方法,来看到它的无相,若每样都看却都只是看表面,当然无法突破。前几次介绍的是着重广度,对色、受、想、行、识分别其现象为何,但是现象背后的空性是什么,这才是我们要观照的重点。「当下」谈多了,以为就是套公式而已,不是思考的五蕴皆空,而是打开去看真面,一开始也许感受不到所谓整体的、无时空感的空性,但是我们抱着一种很奇妙的心情、很有趣的心情来看它,不带任何的思想,用一个全新的眼光、欣赏的眼光来看目前正在看的「哺都」或是呼吸,而不是用旧有的模式来看,要学习这样的一种心境。问:我在专注中偶尔有入定的一种静止的感觉,请问老师如何终止这种感觉?答:有入定静止的感觉时,只是照见五蕴皆空的开始,还须更往前,将静定的感觉穿透,就是让静定的感觉还原到只是五蕴中的「受蕴」,但是不停留在受蕴,空的观照是不停留在任何一点,而是要看到它本来的面目。静定会感觉得很舒服,但不可只停留在舒服的感觉,还要再深入看舒服的缘起空性。我们的讨论都还是在思想的范围,但是实际去做时,就离开思想。这步骤是须要的,因为我们要发现真相,就只有这条路,否则只是讨论就永远无法进入。必须去看平静只是一个发生,只是身心状态烘托成平静的样子而已,而这平静是不能保留的,它呈现与否是不一定的,它是无常的,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抓住这种感觉,于是在抓的当下就不自在。虽然是静定,但内心深处还有不自在。静定和不自在是共存的,一个人在静定的状态时,内在还有一丝的不安,但是这一丝的不安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去看见。在禅定中为什么还有不安?困为不安是隐伏着的,深陷其中的人并不知道,只是停留在一种舒服的状态,万一他退定了,他会觉得满遗憾的,如果出定入定都一样不觉得遗憾,没有好坏,以这样的心情去出入定,那种心境就比较接近般若智慧的境界。
Q:是否每天要固定的时段打坐?
A:不一定要每天。有些科学家是在散步时做沉思,而不是在实验室或研究室里沉思,在那种场所反而没有灵感。譬如说如果你在搭车时特别容易静下来时,如果在某一种情境你可以静下来,那就是你修行的时间,有些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反而容易看到空性,你在什么情境下比较容易看到空性,就从那个角度去看,有时候没有东西可看反而打瞌睡,心反而低沉。有些人是听声音比较容易进入空性,有些人则由观想进入,有些人是在散步时,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当由各种情境进入空性时,逐渐地分割的感觉就会消失,思想就会离开,不是要求思想离开,只是看透思想的本质,你知道思想像小丑,只是这样而已,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这时你就不会依赖它,你在东想西想时就会觉得奇怪,我怎么想这些干什么,觉得其实不须要想,享受这奇妙的当下,整个就从思想的状态回到一种直接的观照。这样的习惯如果养成的话,敏锐度就会愈来愈高。一个人若是喋喋不休是看不见真相的,无论他的喋喋不休是不是与真理有关,都是没有办法看见真相,即使将经典的内容或是克里虚那穆提的说法在脑子里转一遍,还是看不到真理。必须是与内在直接的接触,才能看见真相。禅宗的「无念」指的就是这种「直接」,与不思想又有不同,不思想还是有个念头要求自己不要想。无念是当思想升起时和没有思想是一样的,不再变成一个添加物了。思想还原成只是思想而已,感觉只是还原成感觉,只是坐在这里感觉,没有我在感觉,只是整体的呈现。问:当观照时总是有念头告诉自己「这是缘起」,这样的观照是否妥当?
答:这是观照的第一步,但再进一步就不用喋喋不休说这是「缘起」,思想的「缘起」只是指月的那根手指头,你要看到真正的缘起,实际去看到它,例如你按下录音键,结束时键再弹上来,「啪!」那一刹那就是缘起,而不是用想的说那就是缘起,按下去和弹上来都是缘生缘灭,正在进行时也是缘生缘灭,都没有离开缘起,这才叫照见五蕴皆空。修行有个临界点,刚开始总是很模糊,若有若无,似曾相似的般若,等到临界点爆破时,真般若就涌现。用思想的般若叫文字般若,似乎「是」又「不是」的般若叫观照般若,等到实相般若时是实相自己告诉你它的真面目,不必等你动念头,也不必用质疑的,当下就已经是了。问:临界点的爆破是否须有大的冲击?
答:只要对内在经常的观照,就好像对房子很熟悉,而且不只是看到表相,对于所谓「气氛」的东西,你就会看得见,这当中就有普遍性的东西,而这气氛不是在东边也不是在西边,它是普遍性的味道,也就是每一个法都有一共通的味道--空性,不论那一种气氛都离不开空性,但是这空性的部分我们接触太少,所以就爆破不了。如果接触机会愈多,你会发现没有一样法尘可以离开空性,当一通百通时就是爆破的时刻,而我们现在是好像有点通又没有真正断、真正破。当然,如果有大的冲击,观照确实会很深刻,如果有一次很强烈的看到空性的话,有这次经验的基础,以后虽然定心退失,但是要去看空性就比较容易,因为你已知道方向,哪一个是哪一个不是,所以就较容易再进入空性。没有看过空性的话,就会被「不是」给吸引过去,一直会留在现象上面,一直会以为我这平静大概就是空性,我这无所求就是空性。问:如果观照上已有相当的功夫之后,再去修苦行是否就是一个大冲击?答:不一定。因为冲击要冲击到个人生命中最坚硬、抓得最紧的部分,不一定是苦行就有效,例如有人是对“名”很执着,这时修苦行对断除“名”的执着就不一定有帮助,有时修得愈是苦行名气愈大,到处有人崇拜,反而助长对“名”的执着。苦行只是对治某些物质上的执取,对思想上的执取,苦行就无法奏效了。对感受的执取,苦行也不是全然有用,只是一部分有用,也就是对苦的感受已不在乎,不追求乐的感受,这是有用的,但是对平静的感受,他还是很执着,对思想也可能还是很执着,对所想要的禅定和解脱还是很执着,对觉知的主体还是很执着,这时苦行是没有帮助的啊!(四)五蕴整体的观照※五蕴的观照如同熟悉一栋房子
前几次是针对五蕴的内容及观照分别的练习,其目的是为了能方便一个个的去观察,有如进入一栋房子。当我们不熟悉里面的格局时,必然是一间一间的看,从客厅、卧室、餐厅、厨房、浴室,个别的了解其位置及物品的摆设,等住进去以后才不致于摸不着门路。同样地,我们身心的观照也是一样,当你对色、受、想、行、识都了解后,就是整体的观照,随着时空因缘对色、受、想、行、识的观照是不停的变换,不驻留在某一定点,好比人待在房子里,时而在客厅,时而在卧室或厨房,但基本上还是整体的,因为你还是在这房子内。※上班族一天的生活观照
上班族生活中的观照也是采用三个阶段的方式:1、专注观照,活在当下2、质疑生疑情:从追问中去感受一种很奇妙的心情。3、体验实相的「能所双泯」。一步一步愈来愈深入的去观照。
专注的观照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也就是打开我们的心,不论外在呈现什么,我们只是活在当下,看就只是看,听只是听,做事就只是做事,只是保持一种觉醒,除这以外什么都不用再去添加,这样的态度可遍及在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从早上睁眼醒来,就可以去感受身体的情况,如:虽然是醒了,但头仍是很痛,或是睡得很饱,人神清气爽的,去感觉身体是很疲倦或是精神饱满;起床时身体慢慢的移动,注意自己的每个动作,刷牙、洗脸、上厕所等都保持活在当下的觉醒。这些动作就是我们起床开始修行的第一个功课,从起床就开始专注,在每一个当下去观察,从动作中去感觉流转,从连续的动作中去觉察念头的转换,不同的动作意味着有不同的念头升起,连冲马桶这简单的动作都是由念头带动,都有思想在里面,都要去观照。不要急急忙忙的,一颗匆忙的心是无法去修行的,我们宁可多两分钟的时间来做这些动作,不要为了节省这两分钟而做出如机器人般没有「觉知」的动作。梳洗完毕吃完早餐然后出门搭公车,在公车上以默念方式观照「南无阿弥陀佛」、「哺都」或是注意呼吸,在这当中保持活在当下的觉醒,这就是起床到工作前的功课。
至于在工作中要如何修?当你正在忙着工作时,如:讲课、电脑输入、写字等,这时只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观照的能力还不足时只要求平静就好,不须起个心念来观照,因为这样恐怕会分心。这时我们的心大部分都停留在现象界,很难回到空性,所以这时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一边工作而又要如何如何的观照,只是平静就好,轻松的、当下的去处理工作中各种事务,就这样而已,能够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你的修行和生活已经没有冲突了,不像有些人工作时心里又想到修行,在修行时又想到他的工作,一直都放不下。我们工作时就只是很平静的专心在工作,在工作中不会将很多的情绪、预设立场、期待和胡思乱想都带入工作中,只是很平静、轻松、喜悦,就是这样子去做,这才是最有效率的。事情不断地在做,但是内心里没有负担,只要这样就好了。回到家里吃完晚饭,有些人可能会看看电视新闻,内心都是一样的平静轻松,看完新闻,抽一段时间约半小时的时间,做「静坐」观照的工夫,这种静坐和在公车上做的是一样的--「默念观照」。※纪录修行日记
在睡觉之前,记录一下白天观照的内容,一百个字左右即可,若实在没空也要写个二、三行,做个简单的记录。内容是写一些今天所发生比较特别的事情,内外身心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将它写下来。例如:今天中共试射飞弹,写写自己的感受;「我害怕吗?」「我怕的是什么?」,我是害怕我的财产会损失,或是害怕生活水准会变得低落,或是其他,若真的是害怕,会不会采取行动,是不是要移民呢?还是有其他的行动?去看看自己对这件事的反应,或许会认为修行和这件事没有关系,这些观念都可做为记录的内容。其他例如:工作忙碌;上级不合理的待遇时自己情绪上的变化等等,都可做为记录的内容,记录的方向大约可分为三个方向:一、当时身心的反应,如:恐惧时是不是心跳加快或全身发麻,或脸色苍白,将身体上各部位的变化记录下来。二、情绪的反应:是害怕、稍微害怕或是非常害怕;担心、稍微担心或是非常担心;焦虑、稍微焦虑或是手足无措,将程度的大小写下来。三、观念:例如今天被老板训了一顿,内心里很不舒服,去记录为什么不舒服,是因为我没有错,我是被冤枉的等等,属于观念上的都将它记录下来,然后去质疑,如此修行就有了焦点,有了着力点。时间少写少一点,时间充裕就记录详细一点,但总是要做个记录,以免懈怠,写完之后可再继续用功打坐做默念的工夫,或放轻松上床睡觉。这就是一天的修行生活。※什么时候做「质疑」?
我们的修行生活中会有一些波动,例如:修行日记所记录的波动就要去质疑,稍微有点波动就要去质疑,同时将自以为是,理所当然的都重新再找出来看,是不是就真的是这样:我认为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我是个很帅的,我是一个很老实的人,我是一个用功修行的人,我是一个不用功修行的人,我认为这个方法很好,我认为这个人很好,凡是所有「认为」的都重新检视、质疑、追问,质疑追问可解开一直解不开的结,若是就一直这样认为,那么予盾和冲突就会不断发生。若看不出波动与波动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愚蠢的、是没有智慧的观照。若只是停留在悲哀、痛苦、渴望的情绪中,而不去质疑,那是不会进步的。虽说一天到晚都「活在当下」,却活得不深刻、不畅快,那种活在当下与真正体验实相的活在当下是有差距的。差距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加入许多杂物、垃圾,这些都要靠质疑不断的将它清除掉,是随时随地都要做的,只要心情有波动就去质疑,而不是要等到写日记才做的。
质疑是在当下就要就做的,例如:当情绪莫名其妙的陷入低潮,就要立刻观照、质疑,看自己当时有什么想法和观点,将症结找出来,结果可能是因为觉得学佛学了好几年,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没有学到什么,情绪就是这样陷入低潮的,想到过去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佛」上,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时就要去质疑追问「为什么我要得到呢?」「我到底要得到什么?」「我为什么没有进步呢?」,去追根究底。又例如:当你陷入因境之时,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在里面续继去观照、质疑、追问,「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我为什么对我的现况那么不满意呢?」这样不断的质疑,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但也不要忽略第一阶段「活在当下」的工夫,第一阶段的工夫没有落实,第二阶段是很难进入的,因为平常若没有培养足够的敏锐度,就根本不会想到要去做疑质的工夫,这种人若要他去分析身体的反应乃至他的想法,是哪一个想法使他感到那么的苦,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平时就没有观照,好比从来不曾进书房看看书架的书,突然要他去找某一本书,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因难的事了。※修「止观」消除「实在感」
第二阶段质疑得彻底,就可将所有可以看到的「不是的」、「垃圾」都清除,之后就进入第三阶。在质疑彻底之后,仍还感觉有一很坚固的实体在,还有一个「我」存在,一切的一切都存在有「不空」的感觉,虽然发现这一切都是流动的,都是因缘所生的,但是这种感觉升起时,还是觉得那么的实在,当「实在的」还未改变时,我还是觉得那么实在。人生要几十年才会老病死,不是生下来立即死亡,活着时还是觉得存在是那么的真实,我能看、能听、能想,这「能」实在太坚固了,不论我是醒着、睡着、活在当下或质疑追问,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总觉得那么实在、坚固,这时在静坐方面就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来达到消除「实在感」的目的。其方法是要将前面两阶段的工夫结合起来,是一种有能量的而不只是活在当下,是要在当下去觉醒,不只是质疑追问而是变成一种疑团,或是一种一切都打开来的,什么都没有的,只是看,从对立中、从能看所看之僵持中,放松下来,柔软下来,去感受它的整体性,让流动的归流动,变化的归变化,让缘生缘灭的归缘生缘灭,这种的工夫在日常生中比较不容易做,这要静下来才能做这属于止观的工夫。
色、受、想、行、识皆是空,能看的眼睛、能听的耳朵,要靠身体的支持,若身体败坏了,则「能」看、「能」听也没有了,「能」是靠色、受、想、行来支撑,既然是五蕴的一部分,所以这其中就没有「我」,虽然有觉知的作用,但是能觉知的心与所觉知的对象是没法分割的,它是一个整体但又不是个实在的存在,只是缘生缘灭不断的流动变化而已,我能看到你,你也能看到我,不是死的,物质与心灵或内与外不是对立也不是分割,它是整个因缘全体的展现,去感受那全体的展现,第三阶段就是在学这种工夫,这就是止观、中观、禅的核心。逐渐地自我的感受就纯粹只是一种感觉,存在也只是一种感觉,当它呈现出来只是一种感觉,除了这以外,什么都没有,慢慢就将对立消解。这样五蕴整体的修行是透过以上所提的观照三阶段来修持,如此就相当完整,阿迦曼尊者将这种整体的观照称之为「大念住」,所以它的层次可以有深有浅,可以分开来修,也可以一起修,总之,要自己去落实,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