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到彼岸

  • 2024-11-14 10:52
简介第四章 到彼岸上首弟子先入涅槃我们现在来到佛陀般涅槃(Parinibbana, 意译为入灭)的那年。世尊在韦沙离城(Vesali)旁的橡树村(Beluvagama)度过雨季。⑴在雨安居结束..

第四章 到彼岸

上首弟子先入涅槃

我们现在来到佛陀般涅槃(Parinibbana, 意译为入灭)的那年。世尊在韦沙离城(Vesali)旁的橡树村(Beluvagama)度过雨季。⑴在雨安居结束后,他离开那地方,返回沙瓦提城(Savatthi)的揭达林园精舍。

度化母亲的心愿

彼时佛法大将长老沙利子(Sariputta),礼拜世尊之后便回到自己的孤邸(kuti)。当弟子们礼敬他而离开后,他便洒扫、敷座、洗脚后盘腿而坐,进入阿拉汉(arahant)果定。

他依预定的时间出定①,心中生起一个想法:过去诸佛是先入涅槃,还是他们的上首弟子先入涅槃呢?然后,他发现是上首弟子先入涅槃,因此思维自己的生命力,发现它所剩余的力量,只够维持他一个星期而已。

他接着思索:我该在哪里入涅槃呢?拉胡喇(Rahula)在三十三天(Tavatimsa)入灭,乔陈如长老在喜马拉雅山的六牙湖(Chaddanta Lake)入灭,而我要在哪里入灭呢?

当他反复思维这问题时,他想起自己的母亲,顿时心生一念:虽然她是七位阿拉汉之母②,却不信佛、法、僧三宝,不知她是否有生起信心的因缘呢?

他观察此事,得知她有入流道(sotapatti-magga)的因缘。然后他自问:要透过谁的指导,她才能洞察真理呢?他了解到唯有自己之外,谁的说法都没用。接着,他又想:如果我现在还是漠不关心, 人们会说:沙利子一向乐于助人。例如,某天,他为等心天开示,许多天神因此证得阿拉汉果,还有许多人通达前三道。又有几次,在长老鼓励人们对三宝生起净信之后,许多人证得入流果,数千个家庭转生天界。然而,他却无法除去自己母亲的邪见!人们会如此说我。因此,我应该帮助母亲从邪见中解脱,并在我出生的房间般涅槃。

请求佛陀允许入涅槃

下定决心之后,他想:今天应该请求世尊允许,然后前往那罗卡村。他呼唤侍者准达(Cunda)长老,说:准达(Cunda)吾友,请我们的五百比库带着衣与钵,因为我要前往那罗卡村。准达长老就照着他的吩咐去做。

比库们将住处整理好后,带着衣与钵来找沙利子长老。沙利子自己也将日常起居的地方清扫干净,并整理好房间后,站在门口,回顾房间,心想: 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它,此后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然后,沙利子与五百名比库一起去找世尊,顶礼他,并说:如来!愿世尊允许,愿佛陀答应,我般涅槃的时刻已到,我已舍弃了生命力。

世尊,至圣者!

不久我将从生命中解脱,

不再来与去,

这是我最后礼拜您。

我已时日无多,

从现在起只有七天,

我的色身将会倒少,

并舍弃重担。

答应吧,世尊!允许吧,世尊!

涅槃的时刻终于来临,

我已舍弃了存活的意愿。

经中说,如果佛陀回答:你可以般涅槃,外道就会说他赞美死亡;如果他回答:不可以般涅槃,他们又会说他鼓励继续轮回。因此,世尊两者都不说,而是问:你将在哪里般涅槃?

沙利子回答:在马嘎塔(Magadha)国那罗卡村内,我出生的房间里。

于是世尊说:沙利子!如你所想的及时去做吧。但今后你僧团中的兄弟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像你一样的比库(bhikkhu),请给他们最后的佛法开示吧!

于是大长老便展现了他不可思议的力量为大众开示。从最高深的胜义谛说到世俗谛,再从世俗谛说到胜义谛,他直接地解释法义,并举例阐述。结束开示时,他顶礼世尊双足,握住他的脚,说:历经一阿僧祗与十万大劫⑵,我已圆满了十巴拉密,因此才得以礼敬这双足。我的心愿已了,从今以后不会再相遇或会见,那密切的联系如今已断绝。我将速入不老、不死、平静、喜悦、清凉与安稳的涅槃城,那是数百千佛进入之处。若我有任何言行令世尊不悦,请您原谅我!现在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

佛陀之前对此问题已作过回答,当时他说:

沙利子!你并没有任何行为或语言应受到我的诃责。沙利子!因为你博学多闻,有大智慧,具足广大、光明、敏锐、敏捷而通达的智慧。(SN 8:7)

因此,现在他同样回答:我原谅你,沙利子!他说:但你没有任何行为或语言令我不悦。现在,沙利子,如你所想的及时去做吧!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佛陀有几次似乎在指责他的上首弟子,那并不是因为他有任何不悦,而是指出另一种处事的方式,另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向佛陀告别

在世尊应允他,沙利子(Sariputta)顶礼佛足后,大地随即发出哀号,起大震动,四大海水波浪翻腾。就好象大地想说:虽然我能承载须弥山群、周遭山墙与喜马拉雅峰,今日却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功德积聚。天空雷鸣闪电,乌云密布,大雨滂沱而下。

此时世尊心想:现在我应该允许佛法大将离开。他便从法座起身,进入他的馨香房(gandha-kuti),站在金刚座上。沙利子右绕香房三匝,并在四处礼拜,心中想着:我在一阿僧祗与十万大劫前顶礼妙见佛,并发愿要见到您。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我见到了您。第一次集会是我首次见到您,现在是最后一次,将来不会再有机会了。他双后合十,向后倒退离开,直到看不到世尊为止。大地再一次因承受不住而起大震动,四大海水波浪翻腾。

然后,世尊对环绕在他身边的比库们说:去吧,比库们!去陪你们的长老兄弟。

听到这话后,所有四众弟子立即离开揭达林园精舍,只留下世尊一人。沙瓦提城(Savatthi)的居民也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手捧香、花,络绎不绝地出城,顶着泾发(表示哀伤),悲叹、哭泣地跟随在长老身后。

沙利子于是安慰群众,说:这是人人必经之路,并请他们回去,对于陪伴他的比库们,他说:你们现在可以回头了,别疏忽了世尊。

就这样他请他们都回去,只剩下自己的弟子众继续上路。然而还是有些人跟着他,悲叹道:从前圣比库都去而复返,但这趟旅程是不归路啊!长老对他们说:请保持正念,朋友们!一切缘起法的本质就是如此。然后请他们回去。

偿还最后的负债

旅途中,沙利子在每个停留的地方都过一夜,让许多人都得以见到他最后一面。

回到出生的房间

这样经过一个星期,他于晚上抵达那罗卡村,停留在村口的一棵榕树旁。此时恰巧长老的侄子伍巴勒瓦答(Uparevata)要出村,在那里看见沙利子。他趋前礼敬长老,并恭立一旁。

长老问他:你的婶婆(译按:指沙利子的母亲)在家吗?

在,尊者!他回答。

那么去通知她我们来了,长老说,如果她问起我为什么回来,请告诉她我会在村里住一天,请她将我出生的房间准备好,并为五百名比库提供住处。

伍巴勒瓦答(Uparevata)去找他的婶婆,说:婶婆,我叔叔回来了。

他现在在哪里?她问。

在村口。

他是一个人,还是有人和他一起来?

他和五百位比库一起来。

当她问他:他为什么回来?他便转述长老交代的话。于是她心想:他为什么请我为这么多人提供住处?他在年轻时就出家,难道他想在晚年还俗吗?但她还是为长老安排出生的房间与比库们的住处,点亮火把后,送去给长老。

沙利子在比库们的陪伴下踏进家门,并进入他的出生房间。坐定之后,他请比库们各自回房间去。他们才刚离开,长老便患了严重的下痢,他感到剧烈疼痛。当一个桶子提进房去,另一个就被提出来。身为母亲的婆罗门女心想:我儿子的情况似乎不是很好。而斜倚地站在自己的房门边。

诸天的探望

然后事情就发生了,经文告诉我们,此时四大天王自忖:佛法大将现在住在哪里呢?⑶他们以天眼照见他在那罗卡村,在他出生的房间里,躺在病床上等着入灭。他们说:让我们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当他们抵达这出生的房间时,他们礼敬长老,并恭立一旁。

你们是谁?长老问。

尊者,我们是大天王。

你们为何前来?

我们想在你生病期间照顾你。

随它去!沙利子说。这里有侍者,你们可以走了。

他们离开之后,诸天之王的沙咖天帝(Sakka)也来到,在他之后,是大梵天王(Mahabrahma),但长老都同样请他们回去。

波罗门女看见这些天神来来去去,心中自忖:那些来礼敬我儿子然后离开的人是谁?然后她走到长老房门口,向准达尊者探询长老的情况。准达将她的疑惑转达给长老,并告诉他:大近事女(upasika)来了。

沙利子问她: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来呢?

我来看你,亲爱的,他回答:请告诉我,最早来的那些人是谁?

四大天王,近事女(upasika)。

那么你比他们更伟大吗?她问。

他们就象寺院的护法,长老说:从世尊一出世,他们就手持宝剑守护着他。

亲爱的!他们离开之后,接着来的人是谁?

是诸天之王的沙咖天帝。

那么你比诸天之王更伟大吗,亲爱的?

他就像帮比库携带东西的沙马内拉(samanera),沙利子回答:当我们的大师从三十三天(Tavatimsa)回来时,帝释拿着佛陀的衣与钵,和他一起回到人间。

帝释离开后,接着来的那个光明遍满房间的人是谁?

近事女,那是你的上主与导师大梵天。

那么,我儿,你比我的上主大梵天,更伟大吗?

是的,近事女!在我们大师出生那天,据说四大梵天手持金网迎接这位伟人。

回报母亲养育之恩

听闻此言,婆罗门女心想:如果连我儿子的力量都如此之大,那么他的导师与上主的威力岂不更大?当她想到这里时,内心顿时生出喜悦,遍满全身。

长老心想:我的母校心中已生起喜悦,现在是对她说法的时候了。于是他说:近事女,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她回答,如果我的儿子有如此的功德,那么他老师的功德岂不更大?

沙利子回答:在我老师出生、出家、觉悟与初转*轮时,八万四千个世界都发生大震动。他在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上是无与伦比的。然后,他向她详细解释皈敬文:如此即世尊(Iti pi so Bhagava)。他就这样在佛陀功德的基础上,为她解说佛法。

当她的爱子结束说法时,这婆罗门女已证得入流果。她说:啊,我亲爱的优波提舍!你为何如此?为什么这些年来,都不赐予我这个不死的甘露智呢?

长老心想:现在我已经回报母亲鲁芭舍利(Rūpa-Sari)婆罗门女的养育之恩,这样应该足够了。于是他请她离开,说:近事女(upasika),现在你可以走了。

当她离开以后,他问准达,现在是什么时候?

尊者,是清晨了。

长老说:请集合比库们。

当比库们聚集时,他对准达说:准达,请扶我坐起来。

准达照做了。

然后长老对比库们说:我的朋友,我和你们共住、同行四十四年。若我有任何言行曾令你们不悦,请原谅我,朋友。他们回答:尊者,虽然我们形影不离地跟着您,但您从未曾触恼我们,反倒是希望尊者能原谅我们。

之后,长老以大衣包裹着身体,覆盖在脸上,右胁而卧。然后,就如世尊般涅槃所做的一样,他依序地进出九次第定,然后再从初禅进入第四禅。在他进入第四禅的霎那,就如旭日初升,他完全地进入了无余涅槃界④。

当时是迦底月(kattika),相当于阳历十月至十一月的月圆日。婆罗门女在她的房里自忖:不知我的儿子现在怎样了?他怎么什么都没说。她起身,进入长老房内,按摩他的双脚,却发现他已经去世,她颓然地倒在他的脚下,放声恸哭:啊,我的爱儿!我们以前并不知道你的德行。因此,我们无缘善待与供养比库大众,也无缘广造寺院!她就这样一直悲叹到日出。

神圣庄严的葬礼

日出之后,她立即派人去找金匠,打开藏宝室,将一坛坛满满的黄金放在大秤上秤,然后将黄金交给金匠,命令他打造丧葬饰品。许多圆柱与拱门被竖立起来,近事女(upasika)在村子中央盖了一座以树木的心材所建造的大帐篷,在帐篷的中间,建立了一个人字形的结构,周围环绕着黄金打造的拱门与圆柱。然后,就举行人与天神共同参与的神圣葬礼。

在大众举行整整一个星期的神圣仪式后,他们以各种香木堆成火葬用的柴堆,然后将沙利子尊者的遗体放在上面,并以几束香根点燃木柴。荼毗的那一晚,大众彻夜聆听佛法开示。之后,阿奴卢塔(Anuruddha)长老以香水浇熄火焰,准达长老则负责捡拾舍利,将它们放置在滤布上。

然后准达长老心想:我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我一定要禀告佛陀我的兄长佛法大将沙利子尊者入灭的消息。因此,他带着装着舍利的滤布与沙利子的衣、钵,前往沙瓦提城(Savatthi)。在旅程的每一站都各停留一晚。

这些事是《念处相应》(Satipatthana Samyutta)中的《准达经》(Cunda Sutta)的注释所说,其中有睦是取材自《大涅槃经》(Mahaparinibbana)注释相对应的部分,与之有关的记载出现在《准达经》(SN 47:13)④。

《准达经》的记载

有一次,佛陀住在沙瓦提城(Savatthi)的揭达林给孤独园时,尊者沙利子住在马嘎塔国(Magadha)的那罗卡村,病重危笃,准达沙马内拉随侍在侧。

后来尊者沙利子就因而入灭了。准达沙马内拉带着尊者沙利子的衣与钵,前往沙瓦提城(Savatthi)揭答林给孤独园(古译:揭达林给孤独园),去找阿难达(ananda)尊者。他顶礼之后,坐在一旁,说:尊者!沙利子尊者已经入灭,这是他的衣和钵。

准达吾友,这件事应禀报世尊。准达,让我们一起去见佛陀。见面之后,我们应该向世尊报告这件事。

是的,尊者!准达说。

他们去见世尊,抵达那里,顶礼之后,坐在一旁,尊者阿难达对世尊说:世尊!准达沙马内拉告诉我:尊者沙利子已经入灭,这是他的衣与钵。世尊!当我听到尊者沙利子入灭的消息后,,我的身体如蔓藤般的虚弱,周遭的事物都变得模糊,对我来说不再清晰。

阿难达(ananda),怎么会这样?当沙利子入灭时,他有带走你的戒、定、慧、解脱或解脱知见吗?

没有,世尊!当沙利子入灭时,他没有带走我的戒、定、慧、解脱乃至解脱知见。但是,世尊!沙利子尊者一直都是我的益友、良师与指导者,他激励、启发并令人欢喜,他说法不倦,是同侪比库的协助者。我们都记得他教导佛法是多么充满活力,有趣又实用。

佛陀说:

阿难达!难道我没有教导过你们,一切和我们亲近事物的本质,都是会败坏,并会与我们分离的吗?凡是生、住、聚合的事物,终归灭尽,怎么会有不分离的事物呢?

那是不可能的。阿难达!就象一棵健壮的大树,大的树枝会先折断一样,沙利子如今也从这伟大而庄严的僧团中入灭了。阿难达,凡是生、住、聚合的事物,终归灭尽,怎么会有不分离的事物呢?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因此,阿难达!要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皈依处,不要向外寻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

注释又这样的叙述:世尊伸出手,接过装着沙利子遗骨的滤布,放在他的掌中,对比库们说:

比库们!这是前不久才请我准许他入灭的比库,其如贝壳色的舍利。

就是这位比库,他历经一阿僧祗与十万大劫,圆满了十巴拉密。

就是这位比库,他帮助我转动我曾初转的*轮。

就是这位比库,他获得了仅次于我的地位。

就是这位比库,在八万四千世界中,除了我以外,智慧无与伦比者。

就是这位比库,具有伟大的、广大、清明、敏锐与通达的智慧。

就是这位比库,他少欲知足,乐于独处,不喜结伴,精勤方便,是同侪比库的责恶劝善者。

就是这位比库,他常行远离,舍弃五百世以来所获得的大福报。

就是这位比库,在我的教说中,坚忍有如大地。

就是这位比库,有如去角之公牛般不伤害他人。

就是这位比库,具有谦卑之心,如贱民之子。

看哪!比库们,这就是具有伟大的、广大、清明、敏锐与通达智慧者的舍利,是少欲知足,乐于独处,不喜结伴,精勤方便者的舍利。看哪!这就是同侪比库责恶劝善者的舍利。

然后,佛陀说出以下偈颂(gatha)⑸,赞叹他的伟大弟子:

于彼五次百世身,

皆行出家与离欲,

善持心而断渴爱,

调伏身心等诸根,

礼敬涅槃沙利子!

于彼坚忍如大地,

完全制伏己心意,

慈悲仁善与寂静,

彼之坚定如大地,

礼敬涅槃沙利子!

心谦卑如贱族子,

进入城中缓步行,

逐户托钵求乞食,

沙利子即是如此,

礼敬涅槃沙利子!

彼在城中或丛林,

无害如去角公牛,

沙利子即是如此,

彼善调御自身心,

礼敬涅槃沙利子!

当世尊赞颂完沙利子尊者的功德之后,他要求人们为沙利子的遗骨建塔(stūpa)⑹。

在此之后,世尊告诉长老阿难达他想去王舍城,阿难达通知比库们,于是世尊与比库大众一同前往王舍城。当他抵达那里时,尊者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也已入灭。世尊也同样地拿起他的舍利,要求人们为其建塔。

然后,世尊离开王舍城,缓步前往恒河,最后抵达支罗村。他来到恒河岸边,与随众比库一起坐下,说出《支罗经》(Ukkacela Sutta),内容是关于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入灭的事。

《支罗经》的记载

有一次,佛在瓦基国(Vajji)恒河边的支罗村中。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刚入灭后不久。那时,世尊于大众前敷座而坐。

世尊观察了沉默的比库(bhikkhu)众,然后对他们说:

比库们!这个集会对我而言是空的,如今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都已入灭。对我而言,不仅集会是空的,我也无须再考虑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的住处了。

过去的诸如来、佛陀、世尊,也与我同样拥有如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般的双贤弟子;未来的诸如来、佛陀、世尊,也与我同样拥有如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般的双贤弟子。

真是不可思议,真是奇妙啊!比库们!思维这些比库,他们遵循佛陀的教法而行,遵循他的教诫而行,他们将得到四众弟子的爱戴、尊崇与敬仰。

真是不可思议,真是奇妙啊!比库们!思维世尊,这样的双贤弟子皆已入灭,但于世尊,并无哀伤与悲叹。因为凡是生、住、聚合的事物,终归灭尽,怎么会有不分离的事物呢?那其实是不可能的。

因此,比库们!要作自己的岛屿,作自己的皈依处,不要寻求外在的皈依;要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

那深刻而感人的教诫,都反复地回荡在他的教法中,直到佛陀般涅槃为止,为少年优波提舍后来成为世尊的上首弟子,他所钟爱的佛法大将的故事划下句点。

尊者沙利子,逝世于迦底迦月,从阳历十月初至十一月终的那个月圆日。马哈摩嘎喇那则于半个月之后的新月日去世。⑺根据传统说法,半年后,则临到佛陀自己般涅槃。

作为人、天福田的三位伟人,他们如此殊胜的结合,难道只是偶然吗?我们在《弥林达所问经》中找到了答案,其中那先长老说:

在数百千世中,沙利子长老的前身也曾是菩萨的父亲、祖父、伯叔、兄弟、儿子、侄子或朋友。⑻

因此,漫漫轮回中,他们一直都联系在一起,直到涅槃为止。时间,不过是流逝事件的相续,对他们来说,也成为永恒,生死轮回已被不死所取代。在他们最后的一生中,他们发出亮光,照耀了世间,绵绵无尽!

原注

①请见《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 Sutta)第二章,佛陀最后的日子(BPS, 1988)。世尊于待在橡树村期间染患重病。

②请参见第一章求法成为佛陀的上首弟子一节。

③四大天王是欲界天最下属的天神,各自统理四方中的一方,分别为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或护国。

④沙利子之弟。

⑤偈颂(gatha)是向智长老从巴利文翻译而来。

⑥塔(stūpa):舍利纪念塔,里面放置佛陀或杰出比库的圣骨。在佛教国家,几乎在所有寺院都可以发现它们,被当下礼敬的对象。它们也被称为支提(caitya),在斯里兰卡则被称为达歌巴斯(dogobas)。

⑦这是根据《支罗经》的注释。

⑧Mil. 204。荷那(Horner)翻译《弥林达所问经》(Milindas Questions), 1:295。另外请参见《沙利子第一章求法》的《本生经》中的沙利子一节。

译注

①圣者在入于果定之前,会预设在定的时限:我将于某某时出定,直至所作的时限已到,他才会出定。

②沙利子有三个兄弟、三个姊妹都出家,也都证得阿拉汉,包括沙利子,如此就有七位阿拉汉。

③有二种涅槃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比库断除五下分结,即入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无余涅槃是指比库一切漏尽,智慧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后有。

④或可参见《杂阿含经》第638经,《大正藏》卷二,页176c

更新于:13小时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