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法长老:止观修营讲座(二)
- 2024-08-25 14:19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三称)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称)
止观修营讲座(二)
斯里兰卡圣法大长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一九九九年讲于马来西亚槟城佛学院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称)
各位佛友们,刚才大师所诵的一个偈子,是在舍卫城的 Jetavana紫竹园里,佛陀所念的一个偈。佛陀所念的这个偈被归纳入巴利经典里的《无碍解道 Patisambhidhamagga》,佛陀所教育的这个偈子的意思,基本上是如此,任何人如果他培育入出息念,也就是 anapanasati,那么他将会自然的散发出光芒。
在昨晚的佛学讲座里,我们谈到入出息念,今天我们将会进一步的谈入其他的修持法门。佛陀在《入出息念经 Anapanasati Sutra》或者是《入出息念经》里提道,任何人如果他修持入出息念,他可以培育四种的念处,也就是四念处 satipatthana,同时也会进一步的培育七觉支,然后进一步的能够成就道和果。
通过修持入出息念,修行者将得到七种利益,第一他能够平静内心、第二他能够消除瞋恨、第三他能够减轻以及克服忧愁、第四他能够消除身体的苦痛、第五他能够消除精神上的苦痛、第六他能够使到修行者成就道和果、第七修行者将会通过入出息念的修行成就涅槃。
佛陀进一步的解释初禅五禅支,能够让我们的身心都得以平静,也能够消除五盖。通过修习入出息念,一个修行者的生命也会变得更舒适、更有次序。通过生命的这种规则,他通过修行,能够让他获得快乐,而这修持也能够让修行者减轻他的烦恼和杂染。
有说到佛陀的儿子拉胡喇( Rāhula,古译:罗睺罗)尊者,拉胡喇尊者在七岁就出家作沙马内拉,但是由于年纪还小,他在修行上并不怎么能够修,就这么样的做沙马内拉,一直到他十六岁。就在他十六岁那年,有一回他伴随着佛陀去托钵化缘,就在托钵化缘的路程上,他发现到佛陀的脚板跟他的脚板很相似,那么他就想他自己的脚板跟佛陀的脚板很相似。就在这个时候,佛陀读了他的心,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了拉胡喇沙马内拉心里所生起的念头,这时佛陀就告诉他:「拉胡喇!你不应该这样想,不要想这身体是属于你的,不要想这身体是我的或者我的生命,你应该这样想,这身体并不属于我的,并不是我的生命。」
佛陀如此的教育拉胡喇,拉胡喇尊者听了佛陀如此的教育,就说:「师父!那么您所谓的这身体不是我,是否是指这个呢?就是说是否是指五蕴不是我的?也就是说色不是我的、受不是我的、想不是我的、行不是我的、识不是我的,您所指的意思是不是如此呢?」拉胡喇如此地问佛陀。
于是佛陀就回答拉胡喇这位沙马内拉,告诉他:「拉胡喇!你说的是对的,就是所谓的无不是我的,也就是指五蕴──色、受、想、行、识,并不是我的,并不是我。」那么这位拉胡喇尊者很快的就领悟了佛陀所讲解的意思,于是他就向佛陀要求,他说:「师父!请您允许我去修禅。」得到了佛陀的允许之后,他就走到树下坐下来修禅了。这时正在化缘的舍利弗尊者也看到拉胡喇尊者坐在树下修禅,他就来告诉他说:「拉胡喇!你要修习入出息念。」
于是拉胡喇尊者就依随着舍利弗尊者的指示在树下修禅,修习入出息念,但是一直到了傍晚,他还是不能够得到定力,他就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求教。这时舍利弗尊者也来向佛陀顶礼,那么拉胡喇尊者在佛陀面前这么问:「师父!请问如何培育入出息念?」于是佛陀就教育他:「首先你应当先培育 metta慈、 karuna悲、 mudita喜以及 upeka舍,也就是梵住的禅修或者是四无量心的禅修──慈、悲、喜、舍。那么培育了慈、悲、喜、舍之后,你应当培育无常观、起无常观;无常观过后,你要做不净观,那么修了不净观过后,你在进一步的修习入出息念。
接着佛陀就解释为何修持慈心观?通过慈心观减轻瞋恨、通过不净观减轻爱欲、通过无常观减轻我慢、那么通过这些修持为基础,进一步培育入出息念,就能够带来利益了。
于是拉胡喇尊者就跟随着佛陀的教育去修持入出息念以及其他有关的禅修法,那么就在舍卫城的紫竹园附近的一个丛林道场里,修持这些佛陀所给与的禅修指示,就这样拉胡喇尊者获得了所有的定,培育了最高的定,然后能够使心导向观禅──智慧禅。就在他如此修的时候,佛陀观到拉胡喇的心,知道他在丛林里修时,他的心已经成熟了,这时佛陀就对他念诵这个法的偈子给他,当拉胡喇听到佛陀所开示的法时,拉胡喇以及那些许多在场的天神们听到佛陀开示,都成就了阿拉汉果。
跟据《入出息念经》,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修持入出息念,必然也有能力修持其他有关的禅法,而拉胡喇尊者就跟据佛陀的指示修持了七种相关的禅定修持,其中包括入出息念。进一步以这些为基础,拉胡喇尊者起观照,修持观禅,所以拉胡喇尊者所做的修持是除了入出息念以外,也包括其他方面的法门,例如慈禅、悲禅、喜禅和舍禅。
昨晚大师已经开示了,讲到如何修持入出息念,一直讲到了四禅,今天进一步的讲入其他的修持比如对身体起不净观,以及其他的禅修法。在开始,修行者修习入出息念,一直先修到四禅,这时他的似相是很强的,那道四禅的光、似相的光是很强的,当他从四禅中出来之后,他运用似相的光也就是四禅似相的光,观照身体,他运用似相的光照身体的三十二部份、三十二分身,就是从头发开始──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和皮,这样一个一个的三十二个项目一个一个的观,通过他禅定所拥有的这股光,来照这三十二相以起观照。
接着大师进一步的解释如何修不净观,当修行者先从入出息念培育禅定,首先他先培育初禅,接着二禅、接着三禅、接着培育四禅,当他从四禅定中退出来时,他把禅定的光也就是似相的光,照向头发,观:头发、头发,那么同时他去观头发的不净 Patikula,知道头发不净,通过这样的观照,他得到了近行定 upacara-samadhi。
通过近行定,他再专注,使到他禅定的光,非常的明亮、很强,从这样他就进入了初禅,那么在不净观方面,他观照成就了初禅,那么在不净观方面,他依观照成就了初禅,当他得到初禅之后,他也要培育五种自在,五种禅定的自在。在昨天也讲过了的,也就是首先是把心导向目标、导向相的自在,那么入禅自在、出禅自在,持定自在──保持定的时间以及观照禅支的自在,他需要掌握总共五种初禅的自在。
当他俱备这种能力,通过这五种方式,善巧的掌握初禅时,然后他进一步的去以身体的三十二分身其中的其他目标入初禅,比如说体毛、指甲、牙齿等等,都要能够得到初禅,各别的得到初禅。
为使我们禅定的光很强,那我们有必要修持白遍 Odata kasina,首先当修行者培育入出息念的时候,他已经培育了禅修的光、禅定的光的力量,进一步他要培育这 Odata kasina白遍。
通过白遍的修持,修行者的定力将会很强,光也会很明亮、很强,这是白遍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要教导白遍,首先要修白遍,他先要从白骨观开始,就是说他通过入出息念那股所培育的禅定的光,他照自己内在的白骨,再照外在的,然后将白骨看到很清楚时,再照外在──照别人、别的众生的白骨,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白骨,慢慢的把光发向更遥远,从一个地方散播到一个村,甚至一个村落、甚至一个城市,然后去照那许许多多的人的白骨,通过禅定的光发出力量。
从通过观白骨的过程,慢慢他改转向观照头──头壳、头盖骨,观坐在自己面前的人的头盖骨,那么当他这样子观时,发出禅定的光去观坐在自己前面的那个人的头颅的骨,他就会看到骨是白色的,那他把他的注意力专注在白色,只是:白色、白色、白色。这样子很容易的他得到了近行定,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入出息念的修持,所以因为他有入出息念的一股定力,使他很勤力的在观白骨时,观到他的白色时,得到了近行定。在他得到了近行定时,通过白色所得到的近行定,他不应该就在这个阶段入禅,他不应该决意要入禅,他应该把他的光散播,用决心要把那个光散播成更远,开始他发愿:愿我的光慢慢散播到一尺、两尺、三尺,慢慢到整个修禅的大殿,再把光散播到整个村、散播到整个城市,甚至散播到整个马来西亚、甚至整个世界,通过这样把光散播,它加强了那股光的力量。
当修禅者在散播他的色相的光时,他感到满意时,已经是把注意力专注在广阔的光的其中一点,那么专注在一点然后下决心要入初禅,这样他就能够得到初禅。这时得到初禅过后,他也要培育五种自在,就是刚才所提过的五种自在,之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培育二禅、三禅以及四禅。当他白遍成就了一、二、三、四禅之后,他可以进一步的修持慈心观。
接着修行者再通过白遍成就了第四禅定过后,他出来要把心用来培育慈心观了。他起慈心观,这时他首先祝福自己:
avera homi──愿我远离仇恨、
abyapajjho homi──愿我远离精神上的痛苦、
anigho homi──愿我远离身体上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mi──愿我安乐地过活。
接着他要修持慈心观,跟据导师们的指示,修行慈心观要修到三禅,首先他可以先以他的导师或者他所恭敬的人为目标,想像他在自己的面前,观照他在自己面前,然后对他散播慈心、慈悲,通过比如说:
averahontu──愿他没有仇恨,你们可以以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来散播慈心,
avera hontu就是愿他远离仇恨,以及其他的
abyapajjha hontu之类的──愿他远离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肉体上的痛苦,
sukhi attanam purihanantu-愿他安乐等等。
通过你所选择的其中一个字眼、其中一种祝福的方式,把慈心散播给目标,然后通过这样子散播成就近行定,那么再进一步的得到了初禅,这时他的导师的影像在自己心中,看得非常的清楚。那么得到初禅之后,他需要依初禅得到五种自在,以同样的方法,他也需要把慈心散播给他的导师或者是他所恭敬的人,以便部育二禅。那么俱备了二禅的五种自在之后,再培育三禅,也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三禅的熟练的掌握。
接着他也以同样的方式修持,一直得到三禅,就是通过:愿他远离仇恨── avera hontu,然后培育到三禅,也以另一种祝福方式:
abyapajjha hontu──愿他远离精神上的痛苦,以这样的祝福也要修到三禅。
那么接下来他又换另一个字眼:
anigho hontu──愿他远离身体的痛苦,以这样的方式也是要修到三禅,接着他也改用另一个祝福方式,就是: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愿他安乐的过活,而这也要修到成就三禅。
一旦他完成了,通过四种祝福,各别的成就三禅之后,他改用其他的目标,就是从他的导师改向其他的比如其他的善友等等,五个人、十个人,那么每一个人,他都以同样的方式,经过这四种祝福成就三禅。
而修行者就通过如此,散播慈心给自己,给自己所恭敬的人,给一个中性的人,也就是说你不会喜爱他或者是不会瞋恨他的人,接着再慈心散播给敌人或者是对自己有瞋恨的人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散播给自己,培育通过把慈心散播给恭敬的人、中性的人和瞋恨的人,通过这样的修持来完成他的慈心观。
修行者接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打破分别,修持没有分别的、没有界限的慈心 sima sabbeda,就是排除通过自己恭敬的人、
中性的人、瞋恨的人,他都一贯的能够培育慈心。接着他选择他喜爱的人、他所恭敬的人开始修,一直到最后连他所瞋恨的或者是他敌人,他都一样的能够散播慈心,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他在初步培育时,他不应该散播慈心给异性,比如说丈夫不应该以异性──妻子为修行慈心观的目标,同时妻子也不应该以丈夫为修持慈心观的目标,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如果他这么散播的话,他的慈心不能够单纯,往往会染上杂染而执着;但是在过后的阶段,他可以散播他的慈心给所有的众生。
接着修行者就把心提升到空中去,好像从上面看下来一样,可以选择一个地方,比如一间寺庙等等。选择一个范围,首先就把心专注在这范围里的一切众生,那么他可以如此的祝福:
sabbe satta avera hontu──愿一切众生没有仇恨、
abyapajjha hontu──愿他们没有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没有身体上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愿他们能够安乐地过活,
通过如此的方式散播慈心给所有在一个范围里的所有众生,各别的都要成就到三禅。
通过把自己好像从空中照下来,照整个村,把光照整个村里的所有众生,培育慈心然后得以成就禅定,接下来慢慢的逐步把所专注的范围扩张,扩展到整个城市里去、整个国家或者是整个世界,甚至无边的世界。如此的把光散播,去照耀这些所有在这范围以内的所有众生,对他们发出慈悲、散发出慈心,那么修禅者就是如此各别的成就禅定,接着再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世界里去。
接着修行者以同样的方式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众生,他可以祝福: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panna,这是说散播给所有的众生、
一切的别生、一切的息生、一切的生命,那么在基本上这五种名词都是指所有的众生,包含了所有的众生。接着他再把慈心散播给所有的女众── sabba itthiyo、
sabbepurisa──所有的男众、
sabbe ariya──所有的圣者、
sabbe anariya──所有的非圣者,
这样的散播,一个一个的散播下去给这所有的众生、所有的天人、所有的
deva、manussa──:天人和人间的众生、人间的人们以及 vinipatika:所有地狱的众生。这样的散播下去,通过散播十方的众生,男众、女众以及所有的众生,这样
子成就慈心禅的定、得到禅定。通过从入出息念开始修,得到禅定以来,如此的修到慈心禅时,也成就了慈心禅的三禅。
通过慈心禅以上所讲的那种散播慈心的方式,散播给十方的众生,而且各别以每一种方式散播时,也要以四种祝福给与他们各别的四种祝福,如此的乘下去,四种祝福以及十二种的众生,然后十方,这样子一乘下去,就总共有四百八十种方式能够入慈心禅。接着还包含了所有的地方,除了这十方以外,还有一个是包含所有地方的,就是遍一切范围的散播慈心方式,那么又有四十八,所以这样子四百八十再加四十八,就总共有五百二十八种慈心的散播方式。
那么一旦这个修行者成就了这修持之后,他进一步的培育悲禅 karuna bhavana。修持悲禅,首先他先选择一个苦难的人或者是一个病人,为他散播悲心的目标,那么他观想他,然后愿他、祝福他远离苦痛: 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愿他远离苦痛、愿他远离苦痛、愿他远离苦痛,这样子的祝福,散播给这个困苦、痛苦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成就初禅、二禅以及三禅,就是悲心禅。接着修行者就修持 mudita bhavana喜禅,喜禅的意思就是说他要祝福其他的禅修目标,祝福他能够维持他所拥有的、
他所获取的,愿他能够维持。就是他要祝福他,愿他所得到的东西不会失去,愿他所得到的东西能够维持,这样子祝福给一方的众生,祝福给各别不同的众生,像刚才修持慈心禅和悲心禅一样,散播给各别的众生然后散播给十方的众生,也祝福十方的众生都能够维持他们所已经获得的、所拥有的财富等等。
修持者通过慈心禅、悲心禅和舍心禅 metta、karuna、mudita,他能够成就三禅,也是第三禅,但是只有通过舍禅 upekkha他才能够达到第四禅;就是说前面的慈心、悲心和喜心禅,他们能够得到三禅,而舍心禅却能够让它得到四禅。那么首先修行者是先通过慈心禅,培育到了三禅,然后悲心禅也要修到三禅,接着喜心禅也要修到三禅,从喜心三禅出定之后,他开始修舍禅。修舍禅时,他要观: kammassaka或者 kammassakumhi──众生都是有自己的业,他们是自己的业的主人。
当他这样子想,起这样的观照时──一切众生都是以自己的业为主人,他生起舍心 kammasaka,对一切众生生起舍心,那么就以这样的方式成就舍心禅,从初禅到四禅。
所以佛陀就如此的教育拉胡喇,如何的修持这些禅定,就是除了入出息念以外,也教导他修习其他的遍处定,那么拉胡喇就如此的跟随着佛陀的指示,修持各种禅定,而拥有了禅定的力量,而今天我们都已经讨论了如何修这些禅定,又说到了如何培育慈、悲、喜、舍的禅修,其中也谈了不净观的三十二分身的修持、不净观的修持、白遍等等,那么本来要跟大家谈色处定,色定和无色定,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时间谈入色定,色界定和无色界定,而且也要给大家一些时间发问问题。那么还有一些时间,你们可以发问问题,同时大师祝福大家,希望你们能够拥有良好的修持,能够获得卓越的涅槃。
27/11/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