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最好不要养宠物!

  • 2024-06-15 11:10
简介不论是否信佛、皈依,最好不要饲养。1、佛经中有明确开示,不要蓄养牲畜等动物(包括宠物),否则,主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造作种种恶业。2、因果上的理解:圈养(缸养、笼养..

不论是否信佛、皈依,最好不要饲养。

1、佛经中有明确开示,不要蓄养牲畜等动物(包括宠物),否则,主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造作种种恶业。

2、因果上的理解:

圈养(缸养、笼养、栓养——拴着动物的脖子、腿、身体等),等于“囚禁”了他们!将来因缘会遇时,自己就会遭到“囚禁”(枷锁系缚、牢狱之灾等)。

缸养鱼类,水体太小,鱼类在其排泄物污染的水中生活,严重缺氧,最后往往会窒息而死。将来因缘会遇时,会如何呢?可想而知!

养了动物,你就难免把不干净的、接近变坏、或已经变坏的食物喂给动物吃。将来的果报,也可想而知。

(现在已经蓄养的,要给他们作三皈依、替他们忏悔恶业,经常回向他们早得人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道。蓄养鱼类的,若能放生的品种,应尽快放掉,给他们自由生存的空间,以后不要再买。)

3、人与动物宠物朝夕相处,日久生情、生嗔恨心、打骂动物、对动物说绮语、动物对人生起情爱的……,实在太多了!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4、《优婆塞戒经》中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蓄猫狸,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5、明了以上道理后,就不能再刻意去购买来饲养了。

6、若以慈悲心 收养流浪的动物,并予以皈依的,值得赞叹,但若长期蓄养,也应努力保持“慈悲心”,不生爱染心。

不 与 畜 生 结 缠 缘

在佛经上曾提到,佛教徒不得畜养牲畜,不与畜生结缠缘。

但常有人疑惑,依佛理来说众生皆有佛性,那又为什么不可以畜养畜生呢?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人曾经养过狗,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进出时常带着它在身边,跟它非常亲近,有一天你无法带着它时,它会像小孩子般的撒娇(呜呜地叫)或一直跟在你后 面,你叫它不要跟着你,它还是一直跟着。你骑车嘛,它也会追着你跑。这就是人与狗相处产生出来的感情。

或许,你也曾经听说过,有些人会因一只宠爱的狗、一只宠爱的猫、一只喜爱的鸟死掉,而伤悲犹如痛失亲人一般,这也是与宠物结缠缘的现象。

佛说众生之所以生死轮回不休,皆因“情爱欲”牵缠无法解脱,且在佛教因果论 来说,牲畜皆因“愚痴”而堕为畜生道,与其结缠缘,将来它会投生为你的眷属,缠着你;因其愚痴,所以,会带来许多困扰,障碍你修行、解脱。

因此,佛告诫世人,不要畜养牲畜,更不可与其结缠缘。

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应当避免畜养牲畜,不与牲畜结缠缘,以免日后惹来无谓的烦恼、结下久远的轮回因缘。

《妙法莲华经》: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宣化上人 讲解: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像这样的人,不会再贪恋世间人所快乐的这些个东西。“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他不会欢喜看那个又是什么《圣经》,又是什么《福音》等的外道书籍。

不单外道的经典,他不会欢喜,就是外道手绘的画或书写的字,他都不欢喜的,不愿意看去。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不亲近外道的人,也不亲近这一切作恶的人。什么人呢?“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或者屠夫,就是杀牲畜的,就是旃陀罗这个屠者。

或者畜养猪、羊、鸡、狗的人——修道的人,不畜养动物。或者猎师,这也是恶人;恶猎师,他是打猎的。或者炫卖女色的人,这是那些个妓女、不正当的女人,以自己的容色去换钱;

不是单单女人炫卖女色,有的男人妒嫉女人,他想要变成女人,用女人的样子去骗人,这都是炫卖女色的。这些人都要远离,不可以亲近。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受持、读诵《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因为不贪恋世间五欲之乐、不阅读外道的书籍、不亲近外道和作恶的人, 所以这个人的心意,非常质直,没有弯曲心,所谓“直心是道场”;他有正直的思想,忆念经上的道理,也有福德的力量。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这个人,不会被贪嗔痴三毒所麻烦、所恼害。为什么呢?因为他不贪,所以也没有脾气;不嗔,更没有火气;不痴,更没有俗气——俗气,就好像傻子的行为,就是愚痴的人、发狂的人。

好像你到某一个地方去,他对你发脾气;为什么对你发脾气?他就是这三毒放不下,这三毒支配着他,使令他来发脾气、来生烦恼。

“亦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他为什么对你发脾气?就因为有嫉妒。为什么对你发脾气?就因为他有我慢。为什么对你发脾气?就因为有邪慢、有增上慢。

因为有这么多的慢、我慢、邪慢、增上慢,这么多的妒嫉、邪见,所以他就生烦恼了;不单他生烦恼,而且总是恶人先告状。

“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这个人,少欲知足,就能修行普贤菩萨之行。为什么你不发脾气呢?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的贪、嗔、痴,又知足。

什么也不贪、不嗔、不痴,这少欲了;常常知足,就常常快乐,所谓“知足常乐”。所以少欲知足,这是最好的。你能这么样子,这就是修普贤之行。

传喜法师开示:修行人能不能养宠物

问:修行人能否养宠物?

传喜法师答:

像前几天讲我们寺庙里不能养这些东西一样,并不是说我不喜欢,我们师父都很喜欢小动物。但是因为寺庙里是非常特殊的。

这个社幷会芸芸众生都在干吗?就指望我们这些人,修行人能把佛法体验在身心世界的话,向这个世界放光,能救救这个世间。

作为一个菩萨来说,本身菩萨就是有很大慈悲心的,但是佛又要求菩萨不能够养猪猫狗这些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愿力非常的大,不能在这个小事情上耽误你大的事情。就好像当初做这个金刚萨埵影片一样,我要求大家手中的其他活全部都要放下,尽管有的活是蛮有功德的。

因为金刚萨埵这个影片的功德太大了,你那些小功德的来耽误你做大功德的事情,你的小功德就变成罪过,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

所以深刻的认识这一点,集中精力把金刚萨埵这部片子做好。高质量快速的做出来,再三的强调,比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更伟大的事情在做的话,那你那个事情或许是对的。但是要做更伟大的事情时,养个鸡养个狗,反而是障碍了。

这些众生也是这样,它也没有这个福报,三宝地里,四众弟子对它又那么好,那它的福报会消掉很多。它若真的也会念佛,跟着我们绕佛打座,哪一个狗跟在我们后面,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它也“汪汪”,我们打坐它也跟着我们打坐,那只狗你供养它也不错,证明佛法有多伟大。

反过来说它又不懂,呆头呆脑的,这是庙还是平常住户,你们是修行人还是普通人,它根本没办法区别。它的内心里对它好就好,打它就是不好。我要打它,它也跑。

不像我们觉悟的会感恩,你打它尾巴一夹逃掉了,说明它没有智慧来分辨。如果占去一个修行人的时间,那它罪过是很大的。反过来说,打扰了修行人的修行、清净那罪过更大。

另外,作为修行人要一心一意的,佛法难闻今已闻。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佛法的思维上,修行上,不要让小事情来打扰自己。佛陀为了这个还讲了自己往劫里的故事,佛陀为这还受过苦。佛陀以前在鹿野苑修行的时候,家里的富贵放弃,到鹿野苑做一个仙人,修行人。

那时有一只母鹿生下一只小鹿后就死掉了,他看到那只小鹿这么可爱,那个眼睛大的跟外星人一样,很可爱。当时佛陀的前身就收养这只小鹿,出去化缘喂它,把这只小鹿养大。

有一天佛陀的前身去世了,当他自己眼睛睁开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也变成鹿了,他投胎到鹿里面去了。

这时候他才觉悟到因为我前世收养了这只小鹿,对这只鹿产生了很大的执着,心里面一直牵挂着,打坐也都是它的影子,结果死了之后就投胎成鹿。

他知道错了,然后自己就绝食。这只小鹿死了之后再次投生成人,这时还记得前面三世,然后再出家修行。

佛陀讲他前身的故事,就是警告我们修行人,不能爱上这些小动物。爱佛还来不及呢!要观想佛,十六观,观想极乐世界,观想我们修行的,中观的观,“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要观这个,不可思议而思议之,要思议那个不可思议的,忙这个还来不及呢。

观狗、鸡、猫那很容易观的,凡夫的念头。要了生脱死,怎么了生脱死?菩萨是慈悲的,但是在菩萨戒经里却严格地写着:不可以畜养猫、狸、猪、狗,否则犯戒。

像我们那个小狗,我们这里的饲养是很简单的。那鸡,后面院子那么大,不要像什么小家碧玉一样的弄个鸡笼。弄个鸡笼干吗?地方那么大,也不要你喂,那么多草,春天地上全是草。

我蹲在那里看,它就忽忽跑过来,对我左看看右看看,我没给它吃的,它就低下头去啄草吃,蛮好的,最多给它撒些菜。不要在一处,撒在一处你害它,那样它慢慢就依附人了,别人醉眼朦胧地一把抓去下酒去了。

这地方这么大够幸福了,而且吃也不成问题,也不会有味道,否则你在一处养,一段时间就有鸡粪臭。

那狗也是,这么大的庙给它弄个笼子,你到底是为它好呢还是害它?那个猫是因为要吃鸟,没办法给它关在笼子里。天大地大,让它跑嘛。跑还要看,不打扰还行。给它关在一处,它就会有看家护院的本性,就汪汪叫。我们是顺带带的,不可养。但是如果不妨碍,那也无所谓。

有的还怜悯它,你稍微起心动念不对的话,下次转世做个母猫,那就跟它谈恋爱去了,这个小猫倒是投胎变人了。所以世间很多都会阴差阳错,一念之差,完全不一样了。修行人要特别的注意,念头的危险要特别注意。

更新于:5个月前
Top